据悉,各地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陆续发放,与此同时,一些打着资助困难学生旗号的虚假信息、电信诈骗等也开始出现。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新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并将联合相关部门大力打击助学电信诈骗。
每年高考录取和高校入学期间,都是针对学生各类电信诈骗的高发期。事实上,骗子的招数也并不新鲜。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冒充教育部门、基金会等工作人员,以向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教育退费为名,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但现实情况是,仍有一些考生、家长上当受骗。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此时发布电信诈骗预警,相当及时。
一方面,仍要加大对正规资助信息的宣传力度,力求不留死角。目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强调学生有相关方面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问学校、问当地的教育部门,也可以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立的“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或者热线电话进行咨询。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公布了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受理学生的咨询和求助。除了这些努力之外,尤其还要关注偏远农村地区的信息覆盖问题。
另一方面,还要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加强隐私保护。实际上,由于近年来宣传力度的加大,对于一般类型的电信诈骗公众已有了“免疫力”,但当骗子准确掌握公众个人信息乃至最近行为动向之后,识别骗术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举例而言,假设学生刚刚申请了助学贷款不久,就收到了骗子伪装成放款银行的电话,恐怕警惕性再强也很难保证不上当。归根结底,个人信息泄露越多,便为骗子“订制”其骗术提供了越充足的条件。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考生信息泄露的打击力度。在快递录取通知书等环节中,也要注重保护隐私。及时调整做法,尽快补上漏洞,采取“隐私快递面单”等新手段来保护考生信息,需要加快行动。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犯罪嫌疑人肖某将电脑包藏进编织袋带出站。龙虎网图新华社南京7月24日消息,暑运期间,列车上盗窃案件呈高发态势,一些窃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