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完善好急救体系建设才能自救互救

来源:黄海晨报 2018-07-26 11:45   https://www.yybnet.net/

房清江

中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面对心脏骤停,市内公共场所设置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可谓是救命“神器”,但没受过培训的市民会用吗?日前,广州市卫计委在英雄广场启动“第十八届广州市健康教育周”,教导市民如何在意外伤害、灾害事件、中毒、常见重症及急症等发生时应急处理。 (据《信息时报》)

应当说,急救市民化并不现实。成熟的急救其实是体系化、层级化的,市民参与、公益救助与院前急救,有序衔接才可能形成急救速度与成效的最大化。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主要还是推动急救常识的普及,作为生活的必备,纳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公众正确判别常见的伤害与疾病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应对,如及时让受伤害的人远离伤害环境、及时报警求助、采取措施防止伤害持续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是培育和壮大专业的急救公益志愿队伍,提高他们在人群中的分布率,在人们需要急救时更容易得到专业的救助,为医疗急救的介入赢得时间。

同时,推进街头急救公共服务化和网络化也是必然的趋势,提高急救设施与急救志愿服务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的普及率,如除颤仪、急救包等急救设施设备,在机场、码头、火车站、体育场馆以及繁华的街区都应是标配。目前,街头急救设施设备的配置普遍缺乏,不少的城市甚至还是空白,遇到需要急救时,缺设备器械的矛盾更多时候比缺技术、缺帮助更突出。急救设施设备与急救志愿服务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有必要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考量加快完善、提速普及。

此外,重视急救设备的研发和功能的改善,也是有效降低急救技术门槛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例如,AED被称为心脏骤停的救命“神器”,专业人士表示它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及时正确使用,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的确,在设备成熟的情况下,其可靠性要远大于人工,像心肺复苏在一些急救的新闻中,施救者被质疑操作不专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设备的正确操作显然要比掌握人工技术要容易得多。开发更多便携式、智能化的急救设备产品,可以引导加快急救普及效率。

新闻推荐

大S曝汪小菲脾气火爆,被问老公打你怎么办,答案意想不到

本文由【萌神木木】首发于企鹅擅自转载必究!欢迎转发分享~由于真人秀《幸福三重奏》的热播,让大S再次出现在镜头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完善好急救体系建设才能自救互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