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云
河南辉县市的一乡镇党委委员,其所包的村有一户连续8年上访的“老上访户”。在主动沟通、请律师上门服务无果的情况下,这位干部从上访户家里的实际困难入手,帮助解决信访救济申办、危房改造和孩子上学面临的问题,让上访户深受感动,成功化解了这起信访积案。这位“过去一听说信访头就晕”的年轻干部,从此对做信访工作有了信心。(《人民日报》7月24日)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脱贫攻坚、推动发展,抑或是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社会各领域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这些矛盾多、难度大、问题复杂的工作,呼唤着更多的干部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勤于奉献。为此,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让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就要将这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作为“标配”交给他们。
俗话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只有走过艰难困苦、经历过艰苦磨炼的人,才能在遇到挫折时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然而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对基层了解不多、感情不深,有的害怕吃苦、不愿吃亏,有的精于设计、处事圆滑、擅长自我包装……要让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就必须锻造年轻干部的品格和意志,让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成长历练。
首先要不怕吃苦。“急难险重”岗位工作具体而复杂,年轻干部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往往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甚至因搞不定工作而失去继续做下去的信心。这就需要年轻干部始终保持不怕吃苦的恒心,多一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只有打过硬仗、啃过“硬骨头”、干过苦活累活,年轻干部才能成长成熟。
其次要不怕出错。“急难险重”岗位往往要面对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干部自己去领悟、去破解。这就需要年轻干部不能缩手缩脚,要有青年人的闯劲、拼劲和锐气。即便工作中出了错,也要振作精神,重整旗鼓。
还要不怕吃亏。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年轻干部将基层历练视作提拔晋升的“跳板”,以至于出现“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到处去活动”的现象。然而,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沉下心来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做事的干部,才能成大器、干大事。
“宰相必起于州县,猛将必发于卒伍。”将“急难险重”岗位作为自己成长的“标配”,在历经风雨中锻造能担当的“铁肩膀”、练就能干事的“硬本领”,年轻干部才能赢得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
新闻推荐
近日,家住江苏南通如东县的王某提前上班遭遇车祸。然而,所在公司却认为其违反公司制度提前上班,不承认其为工伤。有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