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传奇,是一座“无奇不有”的“ 世 界 超市”,180多万种小商品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小商品背后,有大市场、大改革、大开放、大诚信。
4日至8日,在全国报社社长总编“走转改”金华行暨重大主题宣传峰会期间,记者有幸到义乌市进行实地采访,感受义乌涌动的磅礴浪潮。
义乌城市景象 □记者 刘华 提供
兴商建市,“夹缝”中发展出大市场
何海美是义乌第一批个体户,也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经过多年的拼搏,她从困难户变成生活富裕的小康人家。何海美最初卖明星(影视)照片。当时,做生意必须“打游击”。如果碰到“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照片就会被没收,因此她每天只能“捉迷藏”式做生意。
1982年9月,义乌湖清门小百货市场开放,何海美是入驻的第一批经营户。从此,她结束了东躲西藏卖照片的日子,开始光明正大摆摊做生意。义乌市场因为在全国率先开放而赢得发展商机。何海美的人生足迹正是义乌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步,就像何海美这样一大批勤劳的义乌商人从“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义乌最终形成“四个允许”: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乡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
1986年9月,位于义乌城中路的第三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建成开业,内设4096个固定摊位和1000多个临时摊位。两年后,义乌撤县建市。随着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地客商如潮水般涌来。1992年11月,义乌首个大型室内市场——— 篁园市场开业,市场摊位增加到1.5万余个。如今,一个集贸易、运输、服务于一体的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矗立在义乌这方热土上。
贸工联动,“义乌制造”夯实产业基础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义乌商人不甘心于只当“搬运工”赚差价,开始从价值链的底端向高端攀登。上世纪80年代初,看到褶皱围巾供不应求,何海美花15万元购入一台台湾产高温定型机,自产自销褶皱纱巾、褶皱裙。空闲时为人代工,每天定型数万条围巾,生意火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义乌已有2000多家“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同一时期,新光集团、华鼎锦纶、浪莎袜业等知名企业相继出现,如今都成了同行中的领头羊。“贸工联动的方式奠定了义乌的产业基础,正是这批活跃的生产企业,让义乌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义乌市商务局副局长黄仕林说。小商品的特性是求新求快。不单是供货,还要供好货,供人气高的货——— 这是义乌商人的理念。要想产品成为“爆款”,离不开创新。这一点,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振荣深有体会。7年前,他带着自己的新技术——— 数码纺织打印机来到义乌,五颜六色的墨水直接被打印到纺织品上,既精确又漂亮。嗅觉灵敏的义乌市十字绣行业协会马上找到他。数码十字绣一出来,就颠覆了整个行业。短短四五个月,200余家传统十字绣企业被淘汰,46家使用新技术的企业产值增长300%。
正是得益于“义乌制造”与“义乌市场”齐头并进,义乌小商品市场多年来持续繁荣,年成交额连续20多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
诚信为本,掌握世界市场的通行证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义乌小商品市场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商面孔,这个县级市离世界越来越近。在与国外市场的同台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义乌人认为,以诚为本、以信立业,是遨游世界市场的通行证。
在义乌经商,有一个特别的门槛:新入场的经营户必须通过培训才能上岗。培训什么?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义乌市场每个商铺门上都有标识———政府制发的“诚信商户”小铜牌,上面星星越多,信用越好。用手机扫一扫商户二维码,就能查到商户信用如何、是否准时发货、有无拖欠工资。信用评级高的商铺,义乌给予低息信用贷款等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而严重失信者,会受到收回商铺、逐出市场的惩罚。
目前,在义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汇集了58个政府部门、104家金融机构的1550项信用数据,覆盖41万法人和其他组织、220万自然人,记录超过1.8亿条。
深化改革,确保商贸市场活力四射
今年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阳、义乌等2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22个城市中,义乌是唯一的县级市。
义乌市商务局副局长王红华认为,这次综合试验区的获批,既是义乌电商的新起点,也是义乌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直接带动了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这既是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育外贸新动能的迫切需要和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重要渠道。2011年,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也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第一项任务,就是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
商机总和“快”字连在一起。怎样做到“快”?义乌不仅在浙江较早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还不断“加码”———设立“跑一次没办成”投诉代办窗口。只要因为事先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办事流程改造不完善等因素,事项无法一次办成的,就可到这个窗口投诉代办。
借改革之力,义乌的贸易发展平台越来越宽广。如今的义乌,正以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名义,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创业者。
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记者 刘华 提供
与会人员在义乌规划馆内体验“义乌制造”□记者 刘华 提供
义乌城市景象 □记者 刘华 提供
新闻推荐
□记者许晟文/摄晨刊讯进加油站排队加油时,加油机突然喷射汽油,漏油顺着地面坡度往外溢流……9月7日上午,一名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