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安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已结束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备受社会关注。“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和“缺乏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主要诱因,而课业负担重和沉迷电子产品则加剧了青少年的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和户外活动缺乏。最新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而据此前由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都超过了70%,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决定着精彩世界在孩子心中的样子,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近视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轻则造成人们离开眼镜就无法正常生活,重则造成视觉能力退化,引发各种眼疾。中年以后病理性的近视姑且不论,青少年的近视加剧务必有效预防。
“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恐惧的事情了。”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80%的外界信息通过视觉来获得,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如果视力不良,不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将来他们升学、参军、就业也会受到影响。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不应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政绩。防控近视,首先要矫正“短视”,不能急功近利。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全社会要给孩子适当轻松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一方面,学校提供良好的环境设施,减少作业量,加强用眼教育,坚持眼保健操制度,保证阳光下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家庭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提供全面的营养;孩子自身要有预防近视的观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只有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等共同努力,才能让儿童青少年有效防控近视。
新闻推荐
南方+客户端9月11日消息,当天下午,广东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刘纯露放火案进行公开宣判,以放火罪一审判处刘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