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戒尺与家风

来源:德阳晚报 2018-09-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吴平

过去,私塾先生的讲桌上总是习惯摆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学生背书想不起来就要挨打,有时候半本书背下来,手掌被打得发肿,如有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心疼地哭着说“打得好”。后来,随着私塾制度以及塾师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而去的,自然还有莘莘学子们难以忘怀的那把戒尺。

戒尺是一种惩罚工具,目的是为了端正孩子的行为,犹如种树,弯了要扶正,倘不这样,等树长弯成型了,扶也扶不正了。树人与树木是一个道理。随着历史的演进,教育的改革,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戒尺这种棍棒体罚式教育方式的弊病,“黄荆条子出好人”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观念。但是,在一些家庭,严苛又被溺爱所取代,特别是独生子女时代,曾经好的家规与家风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失去了好的教育,一些孩子可能会“顽皮”很多,以至“顽皮”到让老师、家长感到头疼,甚至有个别孩子到了无法管束的地步。于是,社会上有了“熊孩子”的流行叫法。

大家都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无论哪个家长却几乎没有不打骂孩子的。常言说得好:“宽(溺爱)是害,严(管束)是爱”,这里的宽严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其实就是当今的戒尺——让孩子分清是非,懂得规矩,不能犯规。家长别总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吃不得一点亏,受不得一点屈,在外面受了欺负还要去为孩子“两肋插刀”,认为那就是爱,其实那往往是纵容和助长了孩子的歪风邪气。

传统的戒尺已成过去,我们不需要复古,也反对棍棒教育。但是,戒尺的作用却值得很多老师与家长思考,如何用另一种能让孩子产生敬畏的戒尺来端正孩子的行为?显然,好的家风就是一种无形的“戒尺”。好的家风是需要每一个家庭用心去创造,如果孩子能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里端正品行,懂得规矩,从小敬畏“家规”,长大敬畏“法规”,这对孩子来说很有好处。

新闻推荐

朱惠泉 照顾亡父前妻27载

朱惠泉,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计生站工作人员。朱惠泉在亲生父母离世后,花费一年时间找到亡父前妻申继芳,并登门认...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法律伴我成长2018-09-12 08:57
评论:(戒尺与家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