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车的时候, 身体的肌肉有时候会紧绷着, 尤其是在高速路上驾驶,精神高度集中,所以会觉得“开车累”。为什么汽车座椅自带的头枕不能给驾驶员提供最舒适的依靠幅度呢?
东南的工程师专门就这个问题做出了解释, 并表示不会有车型头枕设计直接“贴头”。在测试了东南、吉利、奥迪、大众等品牌新车后发现,汽车头枕基本分为固定式、活动式和主动式。而活动式又分可调节不能拆卸和可调节也能拆卸这两种。 固定式头枕一般出现在运动型车上, 就是头枕和靠背连成一体,头枕既调节也拆卸不了。但这种头枕基本也不会设计成直接“贴头”模式。至于活动式头枕,就是最为常见的。笔者试驾多款车型发现,这些活动式头枕,一般只能上下调节,无法前后调节。注意,大多数活动式汽车头枕,都可以拆卸下来,必要时可以当破窗工具。
“不贴头”原因一:为了碰撞时的保护
东南汽车品牌的车型工程师表示,对于汽车原厂座椅的头枕,是有强制国家标准, 对其性能和试验方法都有明确规定。 随后工程师用一组动图演示为何当前大多数汽车的头枕只能上下调整,而不能前后调整。不能让司机头部更舒服的原因在于: 为了在发生碰撞时, 让驾乘人员的头部得到更安全的缓冲空间, 保护人类脆弱的头部以及颈椎。
工程师举例说,在追尾事故中,我们的脑袋会自然前倾后, 然后马上后仰。如果头枕过高,脑袋会没有缓冲,落在座椅和头枕中间的金属杆上受到伤害;如果过低的话,脑袋后仰的角度过大,会撞击到头枕上,如果是十分严重的追尾事故, 就有可能对脑袋造成致命伤害。 毕竟我们的颈椎还是非常脆弱的。
“不贴头”原因二:为了驾驶中不易睡着
此外,不让驾驶员脑袋“靠着”头枕的原因, 也是为了避免姿势过于舒服,让司机旅途中犯困时“贴头睡着”。其实大多数汽车座椅都讲究要符合人体工学, 而头枕的贴合度也是判断是否符合人体工学的标准。 如果座椅和头枕的设计能让人稍微有点疲倦就昏昏入睡,无疑是最符合人体工学的,但这却并不十分符合汽车驾驶的安全姿势,更不利于司机时刻保持清醒状态。
所以大多数座椅设计将“人体工学”体现在对人体背部和脊椎的“贴合度”上,而不是头颈部的“贴合度”。(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9月10日,内蒙古通辽市公安局开发区公安分局成功侦破一起积压命案,将潜逃20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马某波抓捕归案。1998年9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