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生“标配”莫攀比

来源:定西日报 2018-09-13 08:47   https://www.yybnet.net/

□祝建波

家长应该承担起监护人责任,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每年的这个时候,随着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大一新生们背负行囊入学的场景又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面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电脑、手机、平板这老三样或已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校园生活,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黑科技智能新装备,也成为大学新生的“标配”。在一件件或新颖或昂贵的装备背后,则凝聚着广大家长的汗水与期盼,对部分家长来说高昂的费用则成为“甜蜜的负担”。说一些普通工薪家庭或农村家庭因为大学生开学而“返贫”可能有些夸张,但的确有很多大学生家长表示,大学有点“上不起”。

孩子上大学难免花钱置办必要的装备,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条件的改善,入学装备升级换代也在情理之中。但在面子文化、攀比风气浓厚的社会氛围下,我们不难发现“入学行囊”最终带给学生和家长的,不仅仅是一份“血拼”后的沉重额外负担,更有一种无奈的浪费。

就学生而言,在踏入校门前把自己的“面子”装备一下,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更要突出自己的超前……对家长来讲,为了不让孩子“没面子”,硬着头皮购买价格不菲的开学用品,不仅加重经济负担,而且还容易把孩子往错误的消费观念上引导。

或许,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一些家庭并不难,但进入大学校园,真的需要这样“高大上”的开学装备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有那么多的“高标配”。在他们看来,进入大学就是在学业上进一步深造,大学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能不能好好把握才是其中关键。甚至有一些大学生是在边学习边积攒来年的学费。我们的孩子为何就不能向这些学生学点什么?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又缺乏什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承担起监护人责任,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如果以过度消费方式宠爱和将就孩子,可能会让他们染上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喜新厌旧、滋生攀比心理,影响其成长。更何况,“花里胡哨”的数码产品还会转移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大学生“标配”的攀比中,到底谁才是真正受益者,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笔者认为,家长在为上大学的孩子购买开学装备时,应当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只有真正用得着的,才予以考虑;只要功能足够,以价格便宜为选择标准。同时,每个家庭还应当教会孩子正确认识金钱以及正确使用金钱,并按照自己的家庭能力和消费需要量力而行,把握消费的出发点,不为天花乱坠的广告迷惑,不受花样繁多的营销手段诱惑。也唯其如此,才能不被攀比之风“绑架”。

事实上,目前高校的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孩子求知的需要。当下有一些高校明确要求大一新生不带电脑到学校,其原因就在于各种电子设备对学生形成干扰。大学生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多阅读、多思考。

来源:《贵州日报》

新闻推荐

化解矛盾 我把“硬批评”变成“软抱怨”

今年5月,姜枫(化名)的女儿生病了,看到老公一幅不着急的样子,姜枫很生气,她指责老公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妻子女儿从来都是漠不关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生“标配”莫攀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