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警协作”开展高海拔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轮毂温升实验研究。
在拖乌山北坡开展实验研究
取得的数据有助于保障雅西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六支队获悉,10月13日至17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方守恩课题组在雅西高速拖乌山北坡,与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六支队首次“校警协作”,开展高海拔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轮毂温升实验研究,成功取得主导车型货车在不同质量、不同速度以及不同制动方式下轮毂温度升高的科学数据。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高海拔超长大纵坡路段安全设计方面仍显薄弱。作为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优势,基于既有研究成果,考虑不同类型道路使用者需求,在线形设计指标选用方法及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四川雅西高速公路拖乌山北坡所在环境较为恶劣,属于冰雪高海拔地区,连续51公里长大下坡为国内第一长下坡,在此路段进行轮毂温升实验研究是开展特殊条件下高速公路路线关键技术指标研究的首选。作为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管单位,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六支队在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和交通事故防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拖乌山北坡事故多发路段创新推动建立了36公里交通特管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方守恩课题组因此选择与该支队“校警协作”,适时开展了此次雅西高速公路拖乌山北坡51公里长大下坡货车轮毂温升实验。高速交警部门协同路营单位在实验中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装备、技术、安全等全方位保障,充分保证了实验进展的安全性和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据介绍,此次轮毂温升实验包括长大下坡的货车温升实验、踏板制动实验以及驾驶员心生理实验。课题组研究人员和高速交警在多路段分别进行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不同路段采用不同的速度和质量,以达到控制变量的效果。结合驾驶人的心理指标变化数据、踏板制动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推导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轮毂温升制动模型,以此为国内冰雪高海拔地区的纵坡线形指标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通过研究长大下坡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习惯,将有助于保障雅西高速公路特别是拖乌山北坡交通特管区的安全运营,有利于交警部门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货车及驾驶员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实验期间,同济大学课题组研究人员还应邀为高速交警六支队三大队全体民警、辅警作了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理论、道路养护施工作业区安全与管理等方面的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专题讲座,向交通安全管理一线人员分享了国内交通工程和交通安全管理领域基础、专业、前沿的理论知识。
文/图本报记者王维华
新闻推荐
望墩小学401班石丽婷指导老师:王鑫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菲菲正甜甜地做着美梦,突然,她被外面的人吵醒了,开始用嘴咬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