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张桂英:为精神病患驱走阴霾

来源:天水晚报 2018-10-25 15:47   https://www.yybnet.net/

对精神病患者,常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吉林神经精神病医院有一位主任护师,她凭着对精神卫生事业的忠诚,以炽热的大爱和精神病患者相处了27年。她就是第42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017年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被评为“中国好护士”的张桂英。

遭遇“下马威”

进入精神科工作伊始,精神障碍患者就给了张桂英一个“下马威”。

有一次,张桂英看护患者就餐时,一名身材魁梧的患者突然出手,一拳重重地打在张桂英的胸口上,无故被打的委屈,让她眼里噙满了泪水。一位患者家属看到后心疼地说:“这样的患者不要管了。”

张桂英却带着泪花笑着说:“他是个患者啊,护理好患者是我们的职责,如果都不管,他的病情会更严重。”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更加关爱这位患者。患者出院时,特地来到张桂英的面前愧疚地说:“张护士,你打我一顿吧,这样我心里会舒服些。”

护理工作难做,护理精神障碍患者就更难。张桂英和许多护士一样,遭受精神障碍患者辱骂、撕扯、突然的人身攻击是家常便饭。

她曾想过放弃,但站在患者的角度想,这些患者就是没有意识的,还有幻听、幻视的症状,只是认为其他人对自己有威胁才会攻击。而且,有的患者在医院一住就是一辈子,没有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让患者感到温暖

张桂英说:“护理精神障碍患者,首先要爱他们。”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像前沿阵地的战士一样,准确及时地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情并积极应对。

2007年,张桂英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名来自吉林市的15岁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张桂英慈母般的呵护,小患者对她产生了依恋的情结。春节将至,正是患者情绪容易激动的时期,其他护士给小患者吃药,小患者不配合,无端发脾气,却把张桂英当自己的亲妈,对她百依百顺。

为了小患者的情感需要,张桂英毅然放弃了回老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在医院悉心陪护着小患者度过整个春节长假。。

张桂英曾经护理过一位重症躁狂合并酒精依赖的患者,每餐都需要他人喂食,但他不肯吃饭,只是一个劲儿地胡言乱语。主管护士不得不向张桂英求助。

张桂英来到患者身边,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哄他、劝他:“好好吃饭才能回家。”患者胡乱说:“老姨,你也吃一口。”张桂英看患者把她当老姨,就顺势说:“老姨喂你吃饭,你要多吃点。”这位患者康复出院时,轻轻地趴在张桂英耳边说:“老姨再见,我会记着你的。”

2013年,一名高度紧张恐惧的患者住进了精神科。患者惧怕任何人,且躁动不安。张桂英冒着被患者袭击的危险,微笑着走过去。面对她的笑脸,患者消除了敌意,奔过来紧紧拉着她的手,跪在地上大声哭起来:“妈,救我!”面对患者渴求帮助的哭喊,张桂英的眼睛湿润了。她深深地感到了责任的沉重。

患者顺从了、安稳了,可是她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她下决心要用爱心驱除患者心里的阴霾,还给患者一个晴朗的、温暖的世界。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类型发生了变化,除了重症精神障碍,亚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这让张桂英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模式有了新的思考。

张桂英组织护理团队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修订完善精神科护理流程,实现了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她倡导举办了精神科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及学员培训班,惠及近万个精神病患者和家庭。

在她的倡导下,2012年9月,原吉林省卫生厅在吉林省脑科医院建立了吉林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精神科护士培训基地。作为培训班的主讲教师,张桂英身体力行培训带教,让更多“80后”“90后”的精神科护士更加专业。

新闻推荐

城隍庙修复工程有了新进展 周边已拆迁完毕,大殿和寝殿修复有望明年5月份完工

颍州晚报讯(记者方松高实习生林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桂英:为精神病患驱走阴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