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职场“奇葩”规定应喊停

来源:淮河早报 2018-11-14 10:1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一位网友晒出的“病假证明照”火了。照片中该网友举着手表、打着点滴,让别人拍下自己在病床上的样子。而这只是为了满足公司规定,证明“本人此刻生病”,被网友吐槽为“史上最‘奇葩’请病假规定”。

如今的职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规定。

除了请病假,不少网友晒出了所在单位的“花式”管理:上厕所限制时间、办公室内不准讲方言、电脑图标不超过10个……

有关法律人士指出,这些“奇葩”规定可能侵犯职工个人利益,职工应提高法律意识维护个人权益;用人单位在制定管理规章时不应超越法律,同时给予职工充分信任,制定出符合企业与职工双方共同发展的规章制度。

或侵犯职工权益

根据职工们爆料,除了请病假,还有其他“奇葩”规定对职工种种在岗活动进行约束:有企业规定,员工一天上厕所不得超过3次,每次不得超过10分钟;有公司明文规定1个月内在单位讲方言不能超过5次;还有的公司要求办公电脑图标不可超过10个,桌面上最多有1个水杯……而一旦违反规定,会被扣减工分或奖金作为惩罚。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葩”规定?某大型互联网公司HR金蕾告诉记者,“奇葩”规定的出台可能是出于加强管理的目的,例如公司中曾出现个别职工泡病号、提交虚假病假条,或是利用上厕所溜班串岗的情况,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果‘奇葩’规定是为了堵住管理漏洞,那么这些漏洞必然是不守信用和规矩的人造成的。”但金蕾认为,不守信的职工是少数,利用“奇葩”规定过分约束所有职工,会适得其反。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保全认为,“奇葩”规定反映出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不强,管理者把自身需求和价值观强加在职工身上,认为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便可以随意约束职工权利,容易陷入管理误区。

“签订劳动合同后,职工仅在工作上相对于用人单位是被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人身经济从属性。用人单位逾越工作范围对员工进行规范的,均有侵犯职工个人利益之嫌疑。”杨保全指出,以企业限制员工去厕所的次数为例,这明显侵犯了员工的人格尊严权。

单位和职工间的信任最重要

杨保全指出,对于不触犯法律的“奇葩”规定,职工可以向工会、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而对于明显触犯法律的“奇葩”规定,如果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或者确属侵犯劳动权益之外的其他人身权益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杨保全指出,对于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用人单位应该履行以下程序:首先,将方案提交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然后根据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意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即使确定的方案已经实施,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也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而在管理规定内容上,杨保全建议,首先用人单位应该保证其规范不违反民法、劳动法强制性规范,也不应违反公序良俗。用人单位做出的规范要与工作相关,约束的范围则要限于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

金蕾认为,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的信任最为重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实可操作性。用人单位和职工只有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为双方带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据《工人日报》

新闻推荐

职场“奇葩”规定须依法叫停

近日,一位网友晒出的“病假证明照”火了。照片中该网友举着手表、打着点滴,让别人拍下自己在病床上的样子。而这只是为了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失而复得的电动车2018-11-14 10:18
评论:(职场“奇葩”规定应喊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