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顿饭可不是请大家白吃的,而是请大家来提意见的。”
今年寒假之前,每周某一天的中午,秦智伟都会在他担任校长的哈尔滨剑桥学院“请客”吃饭,客人其实也不是外人,都是本校的学生。
食堂教工窗口8元钱一份的菜品,学生自选,学校埋单,边吃边聊。
吃饭只是形式,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校长午餐会”,听听同学们的心里话。
“我之前是在一所公立大学任职,在那里,不但教授可以随时推门进办公室反映问题,每周打开校长信箱也能收到十几封建议信。”秦智伟告诉记者,2018年在剑桥学院上任后,可把他愁坏了,为了整顿校风学风,了解老师们的想法,大大小小的教师座谈会开了几十场,可是意见总共只收到了一两条,校长信箱里更是空空如也。
老师们的反响没能如预期中一般热烈,那么同学们这边是不是能有意外收获呢。
“巴菲特有一个午餐会,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办一个,来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呢?”秦智伟想通过这个方式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听听同学们的声音。通过发放问卷等一系列调研之后,这个想法不但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教师的赞同,“校长的午餐会”很快变成了现实。
据剑桥学院学生工作处张处长介绍,校长午餐日每周在教工食堂小包间举办三次,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每次由学校领导班子的五位校领导轮流主持,而学生则通过辅导员自主报名,再由学生处按照学院人数、年级、专业等因素,每次抽选10名同学参与,一学期约有500名同学参与,占在校生比例的百分之五。
前不久,记者跟着秦智伟校长一起体验了一次午餐会。11点45分下课铃响后,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工食堂,秦智伟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简短的开场白后,坐在校长身边的男生主动举手示意:“校长,我来自电信学院,我们院女生反映7号公寓的暖气不太暖。”秦智伟告诉大家,由于今年学校改为统一供暖,管道铺设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他会向供暖公司反映,争取尽快解决。
楼道的灯坏了、晾衣房的杆子折了,马上安排校工查看维修……凡是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校长当场就给出解决办法,餐后马上安排处理。
“积极参与午餐会,体现了学生们关心改善学习生活条件的意愿。”秦智伟告诉记者,令他感到意外和高兴的是,同学们不但提出了生活条件上的问题,对学习环境也很重视,提出了很多问题。
有同学上提出,图书馆空间不够,想要考研的同学没有地方学习,学校第二天就拿出了一间180人的大教室作为考研自习室,后来由于自习的同学人数有限,学校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小教室。还有同学反映琴房开放时间太短,学校就在周日增加开放时间。
当然,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立马解决。
学生活动场所太少,计算机教室设备老旧,这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反映强烈的问题。
校长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秦智伟会和同学们实话实说,坦诚当前的情况和困难,并请各位参加午餐会的同学代为向身边的同学进行解答。
“计算机教室学校已经开始了设备更新工作,但是从招标采购到设备更换需要一定时间,请大家耐心等待。此外,学校已经开始计划新建场馆,之后也会在每个教学楼开辟活动中心。”
“我们从来不会在午餐会上批评学生,指责学生,而是要抱着聆听声音,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态度去弄清楚,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想。”秦智伟说,沟通后的了解将让学校的教学、育人更加有的放矢。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杜丽芳佟怡)昨日省招生考试部门公布了相关研考加分及照顾政策,助力研考生参与选拔。研考的加分政策明确:参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