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抛物是交通陋习,更是不文明表现。车窗抛物既影响城市环境,又存安全隐患,同时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保洁难度。市民顺手车窗抛物很随意,而环卫工人们则要冒着危险去捡拾。
出镜现场
垃圾随车窗扔出光烟头成千上万环卫工清理不停歇
地点:市人民医院车辆出入口
每天上午7点钟左右,市区人民医院车辆出入口就会挂出车位已满的牌子,可此时医院门外却仍有60余辆私家车停靠在沂州路东侧等候区排队等待。司机们似乎对医院门前的排队堵车习以为常,在等待入场的过程中时不时将烟头等垃圾随手扔出车外,负责此路段卫生保洁的环卫工人每天都忙个不停。
此路段由于缺少空间,再加上路边又加装了护栏,因此机械化作业完全用不上,只能每天靠环卫工人来回插空巡回清扫保洁。
3月27日上午,在排队等待的车流中,环卫集团一分公司孔宪全正用扫帚和夹子不停地捡拾清理路面垃圾。在清理现场,记者看到,人民医院西门为了方便社会车辆进入医院排队等待,设置了专用的机动车道,银雀山路口向北到人民医院西门约百米长的非机动车道被护栏隔出,护栏里并排停了两排机动车。
孔师傅说,“这条专用通道安装了边护栏,机扫车无法进入,除了凌晨4点钟保洁员能用大扫帚进行一次普扫,其他时间段就只能靠人工捡拾。现在医院门口每天早上6点半就会出现车辆排队,到了上班高峰期,有时能排到银雀山路。车辆一多,垃圾也多,捡拾起来也会更麻烦。”
车窗下的烟头、果皮、卫生纸、塑料袋等垃圾随处可见,为了追到这些“流动”的垃圾,高师傅经常在车流中“见缝插针”,趁空隙追赶过去避免被风吹跑。“现在每天至少要清理出两车垃圾,每天光清理出来的烟头就成千上万,有时还必须来回穿梭清理多次才能保证这一段路的路面干净整洁。”
环卫工人张洪英:最怕的是“车窗垃圾”
3月27日下午,在市区沂州路南段,工作了16年的环卫工人张洪英正站在道路一侧,寻找时机去机动车道的中间捡拾垃圾。“路中间有了垃圾必须要去捡啊!”张洪英说,他们最怕车窗丢垃圾,虽然知道走在车流中央扫垃圾很危险,“这么多年来,很庆幸没出什么意外,但扫路时被车小刮小碰很正常。如果说不小心挡道了,还经常会招来私家车的喇叭声,甚至是言语侮辱。”张洪英无奈地说,“也许在一些随意车窗抛物,随地乱扔垃圾的人看来,扫地就是我们该干的活。”
五年来一半以上环卫事故是捡“车窗垃圾”造成的
车窗飞出的垃圾是“流动污染源”,环卫工人须频繁在马路中间作业,危险系数很大。据统计,近五年来,环卫工人发生的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他们在捡拾垃圾时被撞导致。
车内垃圾不要随意扔到路上,不仅不文明,而且增加了环卫工受伤害的几率。目前城区很多一线环卫工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他们年龄大,腿脚不便。希望全社会营造文明行车氛围,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改掉乱扔垃圾的陋习,做到行车中不抛物。
□本报记者袁文潇 通讯员王文昌
新闻推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现在的孩子们眼睛问题太多了。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