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流浪大师成网红,神化的背后是消费

来源:定西日报 2019-03-31 07:54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一位“大师”横空出世。

与以往仙风道骨一般的大师不同,这位叫沈巍的“大师”则蓬头垢面、穷困潦倒。“大师”一副流浪汉模样,衣衫褴褛,一开口却是舌灿莲花、妙语连珠,读的书不是四书就是五经,顿时引来众人的顶礼膜拜,大师的种种语录被传播开来,关于“大师”身世的猜测也有了诸多版本:博学多才的流浪者、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公务员、妻女车祸过世的不幸人……

眼见“大师”出身名门、怀揣大才,却活得如此困顿,网友们不忍心了,感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纷纷表示要捐钱,“大师”所到之处,一群人围观,随时等着聆听“大师”教诲。生活被打扰、围观,无奈之下,“大师”发声,拒绝资助,欢迎交流读书,但恳请大家别打扰他的生活。

网友出于善意,希望能帮到大师,能让“大师”活出大师的样,至于这种帮法有没有帮到位就得两说了。其一,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钱解决的,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钱能解决物质上的问题,但钱很少能解决精神上的问题。其二,不能用一个标准来适用所有的人,有些人对物质生活看得比较重,有些人则更重视精神生活,有些人喜欢稳定的生活,有些人则喜欢相对漂泊的生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能理解的事情没准别人安之若素,你接受不了的美食没准别人甘之若饴,过度干预反而打扰了别人的生活。

据《新闻晨报》报道,流浪大师沈巍证实,网络上有关他系复旦毕业和妻女车祸过世的信息都是谣言,他只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之所以在杨高南路流浪了二十多年,是因为与家人及邻居的理念不同,不愿意回家,甘愿做流浪汉。

臆测不能代替事实,判断不能建立在先入为主的基础上。显然很多人是在脑补关于大师的各种事迹,在这样的基础上,自然不可能得出理性的判断。相反,倒是应该多关注一下流浪大师的健康问题,“大师”也上了一定年纪了,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希望当地街道社区、慈善组织能评估一下他的身体、心理状况,科学地给予帮忙。

很可惜,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大师”恳请大家别打扰其生活的朴素愿望注定是要落空了。事实上,有关“大师”的消息连日来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而在抖音上更是到了刷屏的地步。据说,为了能蹭到这个超级“流量”,各路“神仙”蜂拥而至,有网络主播,有微商,他们聚拢到“大师”身边,只求与他合影拍照,希望拍出流量。“大师”无疑成了最大的消费品,原本是一场温情的关注,活生生就变成了一场“嗜流量”的饕餮盛宴。至于“大师”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欲,反倒淹没在了这种哗众取宠的喧嚣中,不再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不可否认,流浪大师之所以红,跟其个人形象反差太大、自带流量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这类网络推手的炒作,编造身世、杜撰生平,拍视频博点击骗流量,这是想捧红大师呢,还是想捧红自己?这些网红不失时机地出现在“大师”跟前,说是奔大师的名头去的,其实是蹭流量去的。这无疑是需要我们警惕的一种网络流毒。

新闻推荐

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弘扬社会正气 骗6名未成年女性卖淫 犯罪团伙老大被判14年

华商报讯(记者宁军)用物质诱惑等鼓动在校生引诱同学卖淫,还通过各种方式让被诱骗的未成年女生假扮处女获取高额利益。3月29...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扑朔迷离的枪声2019-03-30 14:13
评论:(流浪大师成网红,神化的背后是消费)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