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甲凡
在牟平雷神庙完小读六年级那年,学校组织我们清明节去端午山烈士陵园扫墓。这期间,校园里发生过几段印象深刻的小插曲,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年清明节前,学校组织全校四个班的学生集体学唱《扫墓歌》,准备清明节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唱响。《扫墓歌》的词曲写在活动黑板上,放在“岳王殿”(校长办公室)门口的台阶上。我们在黑板前按班级一排排坐好,由教音乐课的于老师教唱。于老师有严重的口吃,但唱起歌来嗓音却十分圆润动听。在这种情况下,就由常宗华教导主任负责维持秩序,于老师一句话也不用说,只管用教鞭指着黑板领唱。两个老师配合得很默契,但还是闹出了一段小笑话。
下课前,几个同学提出,对歌词中“山岗铁镣响叮叮”这句不甚理解,常主任就决定和于老师现场示范表演,以求达到直观的效果。经两人简单协商,常主任模仿着电影中的镜头,迈着烈士戴镣铐赴刑场那种沉重的脚步,嘴里还发出“哗啦、哗啦”镣铐撞击的声响,然后猛地一转身,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此时,做出举枪射击动作的于老师应该发出“砰、砰”的枪响声,可只见他的嘴一张一合就是发不出声来。原来,关键时刻他又口吃了。这一下,连常主任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学生们更是笑得东倒西歪了。
也是这一年,全校师生通过勤工俭学攒够了钱,赶在清明节前,把鼓乐队的全套家什买回来了:一面大鼓,六面小鼓,两副大镲,六支三音号。鼓乐队很快就成立起来了,孙启斌老师担任指挥兼教练,利用体育课和一些课余时间,带领大家紧锣密鼓地操练起来。
清明节临近了,孙老师要求鼓乐队员统一着装,进行了一次彩排———白衬衫、蓝裤子、白力士鞋和皮腰带,可大多数同学为这套服装犯了愁。那时候,我们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那一套新衣服,随便一根布条就是裤腰带,根本谈不上什么春秋装,更别说统一的校服了。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发动全体同学求亲告友,多方筹措,然后由几个女老师亲自动手,对一些不合体的服装想方设法做了简单改制。忙活到最后,还缺少四双白力士鞋。实在没办法,就找来一点白布,缝在旧鞋的鞋面上。远远看过去,还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清明节那天,我们的仪仗队员着装整齐,抬着松柏树枝制作的花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鼓乐队在孙启斌老师的指挥下,鼓号齐鸣,奏响了铿锵威武的最强音:“咚咚/咚哒啦/咚咚/咚哒啦/咚哒啦/咚哒啦/咚咚……”迎着朝阳,我们列队肃立在端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嘹亮的《扫墓歌》随着悠悠的长风在沁水河畔回荡……
扫墓回来,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作文。大多数同学在作文的结尾引用了《毛主席语录》里的一段话:“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有一个姓王的同学,是这样写的:“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个合格的烈士!”
新闻推荐
□星言星语12星座配对问题一直是星座迷最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12星座配对是星座专家根据天象运行分析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