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随着“苏大强表情包”刷爆朋友圈,《都挺好》坐稳了今年首部“现象级”电视剧的位置。然而,虽然千好万好,可该剧“大团圆”结局却引来众多非议。是啊,既然酣畅淋漓地把笼罩在亲情之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撕掉了,为何又要给它遮盖上呢?
与以往闹闹哄哄、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剧不同,《都挺好》直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理念的弊病,对亲情这一世间最原始、最本质、最自然的感情进行了拷问和反思。在涉及亲情矛盾时,多数家庭伦理剧还停留在“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择偶观念分歧之类的家庭成员浅层冲突方面,换言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价值预设没有被突破。《都挺好》与之不同,剧中母亲极度重男轻女,置女儿学业前程于不顾,可谓“不慈”。二哥苏明成对妹妹态度粗暴,甚至大打出手,作为兄长可谓“不友”。小妹苏明玉对母亲“以牙还牙”,在其死后没有半点戚容,可谓“不孝”;对二哥“以血还血”,一度让其丢掉工作,可谓“不恭”。没有为亲情预先镀上一层金光闪闪的光圈,一切以“原生态”示人,仅在立意上,《都挺好》就把同类型剧“甩出几条街”。
“人之初,性本善”,可人性善恶与否,实在无法从事实角度进行论证。古圣先贤一口咬定“人性本善”更多的还是从价值角度作出的判定。由此可见,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一切传统伦理道德都含有价值粉饰的成分,家庭伦理道德理念自然也不例外。唐代张公艺,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余人,千百年来被视为成功践行家庭伦理道德的标杆。然而,在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的背后,却是一百多个“忍”字(张公艺作《百忍歌》为家训)。家族和睦的表面,涌动着数不清的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婆媳龃龉、姑嫂嫌隙,只不过所有的一切都在《百忍歌》的大声吟诵中被淹没了而已。古今一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今天众多模范家庭、文明家庭背后何尝没有不被外人所道的“疤痕”和酸楚,不过是“打掉门牙和血吞”罢了。
由此可见,《都挺好》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把亲情“无情撕裂”了给别人看,它只是去掉了笼罩在亲情之上的价值粉饰,使其以“原生态”示人。擦拭掉被涂抹的厚厚脂粉,我们会发现,亲情并不是注定牢不可破的,它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甚至用必要的财物来维系;亲情并不是天生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不解、矛盾和摩擦中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释疑、化解和谅解。
经过理性的拷问和心灵的洗涤后,将笼罩在亲情之上的面纱重新罩起,《都挺好》结尾这么做,不仅是出于维护人性的考虑,更意味着对自身所标榜的“原生态”亲情的坚信和坚守,就这点而言,“大团圆”结局的安排——没毛病!
□徐冬
新闻推荐
早报4月4日讯22岁的庄某驾车撞倒骑电动车的妇女致人昏迷,之后逃之夭夭,民警通过监控锁定肇事车辆。虽然庄某将肇事车辆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