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费者在使用智行火车票APP时发现,用抢票平台抢购热门线路火车票时,最后支付的价格超出了车票价格,自己也没有勾选其他服务选项,为什么会多出几十块钱呢?
记者发现,一些抢票平台、旅游平台默认搭售加速包、保险以及其他收费项目的现象一直存在,此前也被多次曝光。如今,一些平台用更加技巧性却不违规的方式,让不少粗心的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意使用平台的付费服务。未购加速包,却被收了抢票服务费?
近日,市民尹先生想要购买一张从江西到北京的卧铺火车票,由于卧铺票已经卖完,尹先生使用了智行火车票APP进行抢票。
不久,尹先生收到智行发来的短信显示抢票成功,但是当他核对车票金额的时候,却发现支付的实际金额比车票钱多了40元。
带着疑惑,尹先生重新操作了一遍抢票的过程发现,在他随机选择了车次之后,页面出现了一个显眼的按钮“开始光速抢票”,如果此时点击该按钮,就会被默认购买30元/张(不同的车次,光速抢票服务的价格也不相同)的光速抢票服务。在“开始光速抢票”按钮的上方,有一排不显眼的小字,写着“低速抢票,成功率22.5%”,这排小字看起来像标注,但实际上是可以正常购票的按钮。抢票界面设计存在误导嫌疑?
事实上,与尹先生有一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抢票平台收费规则不透明、默认搭售等一直饱受市场诟病。目前火车票市场的票务量大,因此抢购火车票成为不少平台用来吸引流量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这些平台不具有火车票的定价权,难以从抢票业务本身获得收益,因此不少平台通过搭售加速包、保险或者站内服务等来进行二次收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向记者表示,智行火车票对两个按钮的显示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低速抢票的位置标示不够明显,会误导部分消费者以为这一行小字是提示而非按钮,因此有一定的误导嫌疑。但是否真的存在误导,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认定。
如今不少平台软件都会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技巧性地引导消费者选择付费服务。除了默认搭售外,有的抢票软件还会在消费者选择不付费的按钮时,故意延阻或跳转界面让消费者再次确认,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尽管确实存在着误导的嫌疑,但很难说这违反了相关规定。事实上除了智行外,不少软件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作为消费者,在使用抢票软件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抢票界面的“陷阱”。
记者 曹晏 张文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晓华】为了有效遏制和预防渣土车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发生,进一步规范辖区道路通行秩序,为市民出行创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