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县善厚镇高祖村,人们时常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躬身弯腰,左手挥着一杆三尺余长的海绵软笔,蘸水为墨,神情专注,在地上写写画画,他就是民间左手书法艺人卢道华。
走进卢道华的家,只见堂屋收拾得很整洁,大桌和香案上放着的一扎扎宣纸,是卢道华多年来的书法作品。“这都是道华左手写出来的,现在练习写字就是他最大的爱好。”卢道华的妻子鲁清霞说。
年轻时的卢道华,性格温和,乐于助人,乡里乡亲有事招呼他随喊随到。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孩子,日子虽较简单但很幸福。为了增加收入,卢道华远赴北京打工,逢年过节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2008年回家时,鲁清霞发现丈夫吃饭时两手颤抖,筷子好几次掉落,说话也开始模糊不清,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积水”。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卢道华落下右手残疾、失语的后遗症。
不幸没有压垮这一家。鲁清霞默默承担起家庭重担,农忙时开着拖拉机犁地、装运。卢道华有个左手残疾的弟弟,一直跟哥嫂生活在一起。鲁清霞除了要照顾手臂残疾的兄弟俩,还要照顾疾病缠身的公公婆婆。经过鲁清霞的悉心照料,卢道华终于恢复了一些语言能力。
卢道华总是力所能及地料理家务,有时见妻子很晚还没回来,就站在村口张望等待。妻子在厨房忙活,他就为妻子打下手。
2014年,卢道华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各项帮扶政策的精准落实让这个家庭感受到温暖。生性要强的鲁清霞变得比过去更加忙碌,除了耕种田地,还在父亲的协助下养鱼、养鸭,一有空闲就在附近做小工。
“有政府的扶贫政策,有低保补贴等,一年1万多元的收入,吃穿是不愁的。”谈到现在的生活,鲁清霞充满感激。鲁清霞知道丈夫一直爱好写字,就鼓励丈夫用左手写,还托人帮道华买宣纸。“他就这一点爱好,不能断了他的念想。看着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练字的高兴样儿,我心里也很舒坦。”鲁清霞说。
如今,卢道华一家渐渐过了安稳的生活。他写下这几句心里话:“这些年来,没有妻子照顾,我可能活不到今天。作为丈夫,我觉得对不起清霞,我很感激她,也感激党和政府!”当别人将这几句话读给不识字的鲁清霞听时,鲁清霞落下了眼泪。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学生户外活动增多,海南等地发生溺水事故,造成多名学生溺亡。为此,国务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