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靠太阳”。我小时唱这歌,便知是真理。泥土之上的庄稼不能没有太阳,缺少太阳,甚至光照略有不足,庄稼们就没有精神,失去了开花结籽的热情。
连阴天可怕,要是麦子、稻子灌浆时赶上,到了收获季,穗垂不下,割回了也是瘪子,风一吹就跑了。谷粒不归仓,饿是少不了的。
不止一次看着乡邻人,仰头朝天,张着双手大声疾呼:太阳出来吧,太阳出来吧。
太阳终究出来,乡人捧揖的双手,有了金黄的味道。
奶奶说:黑是一条汉。黑是太阳晒出的,黝黑的皮肤,在乡村和花一样美,而这黑也是一种生长。躲进茅屋,让太阳找不到去处,那是懒汉的做派,好吃懒做,找不到老婆。
小时,我是被当作一棵树、一株庄稼养的,撵进太阳地,接受太阳的烤炙,明晃晃的太阳在头顶,火烈烈的阳光在脚下,我在中间,倒似个玩火人。长得好哦,奶奶说:晒得像黑驴蛋。奶奶有爱怜、有骄傲。
乡村无黑驴,如何黑,我不知道,直至若干年后,我去了北方,才明白这黑的地道。不免想起奶奶说的话,心中的笑,一浪浪止不住。
晒着太阳长,这长,结实,靠谱。从小看秧子,太阳拂照下的秧子,耐折腾。
人必须在阳光下行走,重要的是心中要有阳光,要敢于让阳光直扑心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发现光明。”光明是太阳带来的,心亮堂,眼前一片光明。姑奶自幼失明,几乎没见过太阳的模样,但她乐观,生活全部自理,时常手持竹棍,仰望天空,久久的让阳光汪在深陷的眼窝里,她说:看不到阳光,皮肤晒到太阳,心中装着太阳。姑奶八十多岁去世,给她送行的人一拨又一拨,都说瞎眼人比明眼人明白,老人家心不瞎。
记得姑奶和我说过夸父追日的故事,她的结论是追着太阳跑有劲,身后没有影子。
影子怕阳光,阳光下影子不生长,姑奶怎么知道?
奔着太阳生长,夸父追日,追寻的是光明和真切。瞎眼姑奶面向阳光,心光明,又何尝不是!
活泼泼的太阳下万物生长,怕的是阳光刮不进心窝。身边曾有这样的人,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暗色的,“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活得累,活得没有滋味。随之而来的,他几乎没有朋友,连路边的树木草花似乎都在和他为敌,恨不得踢上一脚,再揉碎了。
太阳对于他是瞎了的,即便是处于阳光下,他的枝叶总是萎顿的。
读汪曾祺的文章,常有阳光普洒的感受,他平静的叙述,往往给我带来温暖和理性,在这般氛围里,我觉得自己在生长,不论是白天黑夜,生长的节奏起伏不断,如是四月天植物,转眼中冒了一截。
好书亦如阳光,看一眼心中透亮。书中藏有黄金屋,屋中住着大太阳。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万物因阳而生,绿阴也是太阳的产物。太阳风吹,涤尽大千红尘,生长不停息,生命就无止禁。
早晨,我的脚步匆匆,太阳正好,顶着和煦的阳光,我和草木对话,绿瘦花肥,生长的热望取代了晨露的冷静。“一树梨花压海棠”,或者“万紫千红总是春”,无不吹送着万物生长的情调。春天的阳光寄送了这一切,如是一封遥远而来薄薄的信笺,每一个字句,都在表达深情厚谊。
阳光一直如此,对生长从不曾保留。我兀自感叹:春天阳光看一眼,万物怀孕。孕情是信号,是万物生长的又一轮开始。
对着镜子,我看到自己的“黑驴蛋”般的瘦削的面庞,如今更多的是红润,这曾令奶奶怜爱和骄傲的皮肤,经历了太多的太阳风暴,仍坚忍的面向世界,面向世界生长。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这近似梦呓的话,在太阳的照射下,也在积极的生长。
新闻推荐
一位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视频,让奔驰一家4S店和“奔驰金融服务费”成为网络最大热点,以及人民日报与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