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婷(嘉陵)
栀子花开,麦黄梅熟。
节气一到芒种,去市场买菜就成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栀子花是季节的宠儿,它从不需要用“货卖堆山”来吸人眼球,也拒绝讨价还价,就那么带着露珠儿的一小捧,静静地依偎在卖花老人的小背篓里。 菜市场是杂乱的, 尽管它洋溢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味, 但栀子花总能拨开走卒贩夫的吆喝声,让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露出舒缓温柔的微笑; 栀子花也从不把自己包装一新,像百合和玫瑰一样,身价百倍地亮
相在花店。这种纯美又亲切的花儿,它通体雪白,香远益清,愿意每年仲夏与卖花老人完成手留余香的交接。在与花儿的亲密接触中,卖花老人琢磨出了“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妙处,五朵小花扎成的花束,必然有一朵全开, 两三朵半开, 或三两朵骨朵儿。于是,花与花之间有了谦让的空间,你今天开,我明天开,无所谓争妍斗艳。买花人也不必花谢香消而懊恼,居室香味断续弥漫,让人心生喜悦和安详。
“妹妹,买把栀子花不?”
市场上的卖花声最具有生活的诗意和美感,它可以让蓬头妇人暂时从柴米油盐中超脱出来, 回味一下被岁月抹去的芳华,重温簪花少女时代的纯真和娇艳,心头的栀子花便一朵接一朵开。其实,西方人对卖花声的感受亦是如此。19世纪的伦敦街头, 到处有贫穷的姑娘叫卖小把的紫罗兰和薰衣草,音乐家威廉姆斯在《伦敦交响曲》中有一段就是演绎卖花姑娘的美好。是的,一抹馨香,一声叫卖,就可以让披荆斩棘的生活有一丝慰藉,熨贴着人们疲惫的心灵,唤醒生活的美好和诗意。
新闻推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雪城警网_牡丹江公安7月8日下午发布警情通报称,牡丹江市重拳出击打掉“中绿”非法传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