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谨防“新型农业”投资陷阱

来源:天水日报 2019-08-06 12:19   https://www.yybnet.net/

□杨玉龙

当下,不少地区正在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本应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民致富的有效渠道。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新型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幌子,通过搞“共享农业”、办“合作社”等手段,编造出种种吸引眼球的赚钱噱头,许以高额回报,引诱农民参与投资。

打着“新型农业”幌子坑害农民,无疑危害甚大。一些农户不仅会因此遭受一定损失,还可能因此致贫。比如,有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圈了大家的钱,经营不善倒闭或“跑路”,一些农民辛苦攒下的钱“打了水漂”,这些钱很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

对于此类“新型农业”投资陷阱,完善相关法规,依法强化打击是根本。比如,今年1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旨在更加有效地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各地应积极行动起来,强化监管与执法,让严重侵害群众财产权益的不法行为无处容身。农业、公安、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对宣称高额回报、发布集资信息的“新型农业”主体加强排查清理,以消弭市场乱象,填平各类金融类陷阱,同时起到“正本清源”作用,让正规的涉农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

同时,增强广大农民的防范能力也很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或借助各类媒介宣传,引导农村群众克服贪利心理,增强其辨别能力。广大农民也应与时俱进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远离“新型农业”投资骗局和陷阱。

新闻推荐

暑运高峰日均车流量飙升重庆执法人员高速路上执法忙

暑运高峰日均车流量飙升重庆执法人员高速路上执法忙随着暑运高峰的到来,G65巴南段作为主线站,日均车流量从平时的2.5万翻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高空抛物害人害己2019-08-06 09:46
评论:(谨防“新型农业”投资陷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