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工伤统一认定会更具权威性

来源:齐鲁晚报 2019-08-15 04:54   https://www.yybnet.net/

□木须虫

记者梳理发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法院撤销人社部门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并要求重新作出认定,但人社部门坚持不认定工伤的案例时有发生,而法院和人社部门就工伤认定认识不同的现象更是大量存在。专家认为,从更深层面上看,这是工伤认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文本滞后于工伤保险实践发展的体现,导致有关各方对工伤认定标准缺乏共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神仙打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院与人社部门两个机构在工伤认定上执行标准有别。在现实中,就同一行为,运用同一法律,不同的机构作出认定,最终结果都可能出现差异,更何况是两个有明显差异的标准,发生不同结果几乎是常态。

在工伤认定方面,人社部门依据的现行法规是人社部《工伤认定办法》,这部规章对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的界定并未超出此前规定。法院依据的除了这部规章之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将“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等四种情形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应为“工伤”,对前述规章工伤认定的范围予以“扩大”。

表面上看,法律不统一、不清晰是问题的根源。其实,这只是问题之一。从法理上讲,无论是部门规章还是法院的指导意见,都是工伤认定的依据,基于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普遍适用并不矛盾。不过,这两种认定“口径”差异的存在,难掩人为利益之争的嫌疑。工伤认定的结果涉及基金支付,社保部门肩负工伤保险管理之责,在“认定”与“支付”之间,或多或少会受到看紧工伤保险“钱袋子”观念的影响。而法院的工伤认定往往都在人社部门作出“不属工伤”的认定之后,考虑到伤害人的权益救济,考虑到司法的兜底功能,更倾向于认定从宽。这一来一去也拉大了不同结果之间的差别。

完善法律、细化办法无疑有助于缩小认定结果误差,但也还不够,只要两套机制存在,只要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神仙打架”的局面就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更好的办法,恐怕还是强化工伤认定的独立性、唯一性和权威性,从程序设计上来修复现有机制的短板。不妨将工伤认定交由单一的机构来执行,比如交由司法认定机构来执行,由其牵头成立工伤认定委员会,成员由医学专家、法律人士、工会成员、人社部门及法院有关人员等组成,按有关程序进行调查、听证,依据现行所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认定,其认定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作为人社部门处理工伤理赔以及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依据。如此,不仅可以减少工伤“多头认定”结果反复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工伤侵权诉讼中“不服认定”拖延赔偿的难题。

新闻推荐

交通监控视频年内实现“全国联网”

8月13日,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正推进集成指挥平台建设,现已联网交通技术设备8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工伤统一认定会更具权威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