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黄智微)8月15日,记者走进保和镇明星村8组,这里绿意盎然,乡间小道平坦干净,温馨的民居鳞次栉比,处处干净整洁。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放着黑的、绿的、蓝的3色分类垃圾桶,分别放置其它垃圾、易腐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在全国各大城市推进垃圾分类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保和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韩均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开始,该村8组成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村组,下大力气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从发放纸质宣传资料,到入户一对一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学,3个月以来,明星村推出了传牌监督、笑脸评比、公共管护、上门服务4大垃圾分类治理运行机制,打出一手“美丽攻略”好牌。
“垃圾分类的受益者,肯定是我们这些农户。”村民陈绍全高兴地说,通过垃圾分类,易腐烂的垃圾被堆肥处理,我们可直接在自家庭院的堆肥场挑取肥料;不可回收垃圾有回收员上门服务,再由村、镇转运;可回收垃圾就直接卖给回收员。“现在不仅环境更好了,垃圾还能变成宝。”
韩均告诉记者,陈绍全今年80岁了,平时很爱好,对垃圾分类非常支持。经过村干部反复上门讲解,他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垃圾分类。记者看到陈绍全家的院子被打扫得干净整洁,地上没有一点垃圾。
据悉,明星村8组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初显成效。目前,保和镇已经在全镇范围内安排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接下来将从学校开始宣传,然后让各村组干部组成宣传小分队进行面对面宣传,分责任片区搞好宣传工作。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王菲菲卢羡婷刘扬涛正在山西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首设社会俱乐部组,体现了“开放办赛”的理念。社会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