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警惕高价“内推”背后陷阱□杨玉龙

来源:池州日报 2019-08-21 07:26   https://www.yybnet.net/

“史上最难就业季”“裁员潮碰到招聘潮”……秋招即将到来,一些线上求职中介平台一面制造求职恐慌,一面声称有招聘“内部资源”“绿色通道”,推出高价“内推”“保offer”等项目,收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平台力推的名企“内推”项目套路颇多。

方便快捷地找到一个好工作,是每个求职者的夙愿。高价“内推”看似可以为求职者解决现实问题,但其背后套路颇多,不得不防范。比如,所谓的“内推”附加着一纸高额培训费用单,名企实习其实未经企业认可,号称企业内部员工授课但身份难辨,宣称“保offer”其实是“障眼法”……一旦求职者入套,很可能既找不到好工作,还会损失钱财。

针对此类现象,依法强化打击很有必要。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就规范的大企业而言,但凡有第三方号称“保录取”基本都是假的。这意味着,一些线上求职中介平台不仅涉嫌虚假宣传,也不排除其背后存在非法利益链条。相关部门在求职高峰季有必要做好相关警示,同时对虚假宣传平台依法给予处罚。

同样,如果用人单位牵涉高价“内推”,或互相勾结,这实际上相当于用人单位向求职者变相收费,这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比如,我国劳动合同法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所以,对用人单位相关行为也应加强监管和规范。

此外,信息不对称难免会使求职者上当受骗。这就要求用人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学校方面也须做好大学生求职就业指导,使其防范和远离高价“内推”背后的陷阱。

来源:《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法制日报谈治理“校闹”:维护学校秩序是法治国家基本要求

8月20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发布《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警惕高价“内推”背后陷阱□杨玉龙)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