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相关情况发布会上,针对一些学校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体育课、社会实践的现象,教育部回应称,学校这种做法,有不当,也有无奈。(8月20日《新京报》)
学校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体育课,显然是因噎废食。谁都知道体育的重要性,因为直接关乎学生的健康,而当下,体育也早已经走进了中考。不过,一些蕴藏着较大“危险”系数的体育项目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暗中”取消。比如,单双杠、高低杠、铁饼、铅球等项目,一些学校根本就不敢开设。
一般情况下,学校擅自取消体育课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的“担心”却是每一所学校都有的,因为一旦学生在校园内出现事故,学校就处于相当被动状态,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如何让学校不再因为“怕出事”而取消体育课?这需要从三个层面去操作。其一,要保证学校的体育设施是齐全的。换言之,要配齐配足学校上体育课所需要的场地和设施。这样,能够让学校的体育老师教好体育课。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保证投入;其二,需要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规范化操作。体育课有自身的特点,其专业性相当强,上好体育课也是件技术含量极高的事。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就要规范操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得到科学的训练,又可以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这是从学校层面考虑。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体育课要监管好、指导好;其三,需要从解决纠纷方面考虑。对体育课上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处置机制和赔偿机制,并且包含保险。
学校最怕的就是“校闹”。目前,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已出台。为进一步保障学校安心办学提供了条件。即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出现意外,当学校的责任尽到了,在调查并分清责任之后,家长再闹事就要依法处罚。这样也解除了学校的后顾之忧。
“怕出事”取消体育课,固然说明了学校的胆小和底气不足,但也有推卸责任的嫌疑。学校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就不该“怕出事”,只要老师尽到责任,就该大胆上好体育课,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王军荣
新闻推荐
小区花园靠外的一大层商铺,是一家很大的书城,掩映在林荫之中。每天,书城里都有三三两两的人,进进出出,来书城的男女老幼,似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