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大学生第一课,不妨让家长们“诉诉苦”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9-09-09 13:54   https://www.yybnet.net/

开学季到了,大一新生陆续进校园了。据媒体报道,最近有个女生在网上抱怨母亲:我想每月要4500元被拒绝,每月2000元生活费根本不够!高中的时候她特别大方,给我补课交费4000元、6000元的眼睛都不眨,就给我交了。同宿舍的同学都挺有钱的,用的也都是好的,为什么妈妈偏偏就不给我呢?明明就是两千不够花的。

大学生每月该花多少钱,这没有标准可言,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态度,经济条件宽裕一些的家庭,会“大方”一些,而那些条件一般的家庭,家长则会“抠门”一些。这使得一些学生心里会产生较大落差,他们认为,是父母的“抠门”才使自己在同学面前显得矮了一截。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钱有多少才算够花并不是本质问题,因为即使一般的家庭给学生两千多元也足够基本花费,关键的问题在于攀比之心。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再多的钱也不够花,因为那是陷入了一场消费能力的比赛。

为何会有这种攀比之心呢?显然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既有孩子已经养成的消费习惯原因,也有孩子在学校里“好面子”的原因。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一般都会满足,因为在家长心里都会认为“苦谁也不能苦了孩子”,砸锅卖铁也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因此,学生的攀比之心,并不仅仅是滋生于学生的自身,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产生于家长们的无原则供给以及家长们不懂得如何拒绝孩子提出的诸多不合理要求。长此以往,也就养成了孩子的某种强硬姿态,如果家长不给,就会引发孩子的坏脾气。

客观地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家庭条件越来越好是肯定的,但这并不等于每个家庭都没有了具体的负担,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培养孩子上大学依然是一笔沉重的支出。可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这些,总是认为别人家有的,自己家就该有,而作为家长,出于所谓的“尊严”,不敢向孩子说出家里的苦衷和难处,将自己陷入了现实的无奈。因此,家长不但必须要对孩子说明家庭的真实现状,而且,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也必须说:不。大学开学第一课,不妨让家长们当主角,说一说自己的不易,说一说自己奋斗的艰辛,说一说父母的苦衷和家庭的难处。这样的“诉苦”,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上进的跑道上越来越懂得体谅父母,从而洗礼自己的消费观,并在学习的比拼中勇往直前,而不是陷入校园消费的无尽头比赛里不能自拔。

(马进彪)

新闻推荐

找对象 还得跟爹对路

我被耽误到三十岁还没结婚,我爸多少是有点责任的。我二十几岁时交往过一个男生。对方第一次见我父母,拎了四瓶酒,一箱大闸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生第一课,不妨让家长们“诉诉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