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对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景区予以处理后,各省区市纷纷展开对4A级及以下景区的复核检查。截至10月15日,全国共有261家A级景区被处理,涉及127家4A级景区,其中23家4A级景区或申请退出评级或被“摘牌”。
“有进有出”才能“流水不腐”。牌子不再是一劳永逸的,才能让景区有“危机感”,才能让服务质量与水平同牌子相匹配。“有进有出”可以保证质量,让滥竽充数的、名不符实的及时“被清理”,唯如此,才能让景区的级别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正是由于很长时间里“只进不出”,助长了少数景区的“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
“刀刃向内”才能洗心革面。诚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摘牌风暴”席卷各地,体现了地方在权限内“刀刃向内”,不护短整治旅游景区的决心。整治景区乱象,就应该对症下药,不能惜疼护痒。一个小景点之乱,可能会影响到一片大景区,甚至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旅游印象”。“剜烂苹果”就是保护景区的“小苹果”,就是维护一个地方的整体旅游形象。
转型升级才能“过得滋润”。景区景点告别“扛着牌子过舒适日子”的时代,是挑战更是机遇,是阵痛更是契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不停地奔跑,只有不懈地努力,景区景点时刻保持活力,不断增强向上的动力,才能跑出加速度、活出新滋味。对于景区景点来讲,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是高质量发展的不二路径,是在现代旅游业中“生存和滋润”的重要法宝。
新闻推荐
班固《汉书·五行志》在思心之不容目下,《洪范五行传》定义,有华孽一项。何谓华孽呢?班固记道:“刘向以为于《易》《巽》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