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李红军
据10月22日《新京报》报道,金秋十月本是食蟹的最佳时节,可不少消费者却遇到“纸螃蟹”提货难的糟心事。记者调查发现,批发商、外包客服、无资质品牌方均可从蟹卡蟹券中渔利。
坊间所说的“纸螃蟹”乃指传统语境下的蟹券、蟹卡。目前由于“纸螃蟹”的发行门槛过低,导致一些无资质经营的商家混迹其中,并由此衍生出诸如卷款跑路等社会问题,对此应予以正视,不能让这种“纸螃蟹”成为一种社会之害。
笔者以为,利用有形之手钳制“纸螃蟹”的横行是一种有效方法。首先,对“纸螃蟹”的发行门槛要实行准入制度。“纸螃蟹”的实质是一种预付卡行为,消费者通过线上或者线下购买,如果让一些无备案经营者从事这种“纸螃蟹”的销售,他们收到款项后,很难约束他们是否携款跑路。因此,加强监管,坚决杜绝那些无备案、无经营资质的企业夹杂其中,是从源头上防范风险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次,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发行“纸螃蟹”的实体店进行实地考察,并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纳入动态监管范畴,发现有跑路嫌疑的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防止消费者遭受无谓的损失。
再者,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部门要对发行的“纸螃蟹”进行核准,不能让一些子虚乌有的“纸螃蟹”在市面上横行流通。如果发行的“纸螃蟹”数量远远超出了实际捕捞量,势必造成需求与产出的不成比例,这也就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跑路提供了可能。
“纸螃蟹”在丰富老百姓“菜篮子”的同时,其预付销售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收到钱不付货等,损害一些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本着一种应有的负责精神,利用有形之手对“纸螃蟹”乱象进行管控,也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潘丹丹李彩林)10月17日上午,福山城管高新区中队队员在进行日常执法时,遇见一起车祸,城管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