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哲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夏子萱没想到,努力了3年好不容易赢得保送资格,竟然在正式报名开放前发现,本校本专业名额已招满。也就是说,她输在了“发令枪响之前”。“往前几年,只要有保送资格,想留本校本专业基本上和导师打声招呼就行。”夏子萱惊讶于今年的竞争如此激烈。
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各高校要在每年9月25日之前确定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名单,而这些同学要在10月25日之前,在全国统一的网上推免系统报名,申请并参加考核,最终才有机会领到录取通知书。
她眼看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9月公布的推免名单里,全班41人,排在第11名,擦着边刚够保送资格。跟随自己导师留在本专业读研,在她看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万万没想到,激烈的推免“大战”早已在5月就悄然打响。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各高校“招收推免生大战”就已“硝烟四起”。各高校纷纷在四五月外出做招生宣传,在暑假举办夏令营,提前锁定相当一部分优质生源。这意味着,如果想和从前一样,等到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才下手,为时已晚。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2014届下降1.6个百分点,呈持续缓慢下降态势;同时,“正在读研”及“准备考研”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和1.4%。
就业难、考研难,推免读研的竞争也随之变得激烈起来。尽管教育部规定了推免生占比不应超过50%,但各校各专业依旧存在弹性的空间。根据《2019年研招报告》,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在2018年接收的推免生占比均已超过50%,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部分专业甚至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接近100%。推免自然成为更多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必争之地。
新闻推荐
今年11月9日是全国第28个消防日,为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11月5日,马钢康泰单管所安全员对管辖的15栋单身楼的消防安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