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网红、明星、县长都成主播,直播间里太热闹“直播带货”,带来了什么?

来源:济南日报 2019-11-19 11:24   https://www.yybnet.net/

“直播带货”在今年俨然成为了新的风口,不仅仅是一些网红在直播卖货,就连明星也加入进来。今年“双11”小S来到主播薇娅的淘宝直播间,一秒卖货88万元;戴上“美颜滤镜”的郭富城与主播辛巴合作,五秒卖出5万瓶洗发水……更让人惊讶并感到欣喜的是,更多贫困县或欠发达县的县长们也化身网络主播,卖力在直播间推销农产品、土特产。

一面是火爆的销售业绩和脱贫致富的新思路,另一面网红们的直播却频频“翻车”,多起因直播卖货引发的维权纠纷也浮出水面。卖货的直播间,要怎样才能继续开下去?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

■彩云网评江文 ■工人日报何曦悦

■光明日报陈城 ■红星新闻莫开伟

■媒体人狄宣亚 ■小蒋随想蒋萌

◎委托人:郭女士 ◎方 式:读者来电

◎话 题:这个“双11”,身边很多朋友都抱着手机看淘宝直播,在直播间“买买买”。现在的“直播带货”,跟电视购物有啥区别?

正能量

直播间也有“主旋律”

直播带货为什么能这么火?阿里巴巴直播负责人赵圆圆曾表示,相对于传统电商,直播带货拥有明显优势,“直播是一场两小时的超长广告,不仅能种草,还能拔草,产品的深度讲解,消费者的实时问询,明星的趣味内容全都被压缩在一起集中爆发,而且所有的数据都一目了然”。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销量的保证。刚刚结束的“双11”中,多个贫困县及欠发达县的县长们登录网络直播、电商平台,在网络直播间叫卖特产。11月11日当天,阿里巴巴农产品销售额74亿元,同比2018年增幅64%。今年上半年,在网络直播推动下,贫困县土货在阿里平台上销售同比增长八成。

彩云网评江文

为了帮助农村群众推销农产品,让他们的收入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县长加入到直播卖货的行列中来。今年“双11”前,为了更好地把“农货”卖成“网货”,多个贫困县或欠发达县的县长们登录网络直播、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直播卖农产品,他们为自家产品实力“打CALL”。

而从媒体介绍的情况来看,县长直播卖货的成绩都非常不错。比如江西寻乌县委常委、副县长米雅娜在镜头前展示介绍寻乌县的农产品百香果。这场仅仅两个半小时的直播,总观看量超过220万人次,2万多斤百香果全部售罄,出货量相当于20亩地的产量。

县长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化身普通群众,走进直播间当起了主播,卖力推销起了农产品,这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值得我们点赞的事。

光明日报陈城

县长直播卖货,显然就是创新利用互联网扶贫的一种尝试,而且效果不错。通过电商平台来扩展销量,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解决农副产品销量问题的手段之一。但上网开个店,不等于销量就不用愁。如何吸睛引入客源,就需要换种思维方式来做到。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比方说社交游戏“多多果园”,让用户在线上虚拟的果园中种下树苗,果树一旦成熟,就会免费给用户送出一份真实的水果。这些水果大多来自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地区,消费者既能拿到实物,同时也能不增加自身负担扶贫,这样的双重“成就”显然有助于提高用户黏性。

县长打破了自身“为官”的包袱,在直播这样的“活泼”场合主动宣扬农副产品,自然也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看到的是“好的产品+有趣的县长直播+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这自然比去超市直接购买农副产品有趣也有意义得多。反作用 频频“翻车”问题多

不少消费者反映,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平台选购的推荐商品,不少是虚假宣传的伪劣产品。随着电商、社交等新平台的发展,网络新经济业态渐成规模、彰显活力,有力拉动了消费,但也滋生了产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等新问题。

“口红一哥”李佳琦最近两次直播卖货“翻车”,先是说好的“不粘锅”连煎鸡蛋都困难,不仅粘锅底糊得一塌糊涂,紧接着他宣传的“阳澄湖”大闸蟹,邮寄到消费者手里竟成了“阳澄状元蟹”。

这两起事件看似偶然,实际上存在必然性——当主播在高额佣金的刺激下,对前来合作的品牌变得来者不拒时,那么一些名不符实的商品“翻车”就成了必然。

媒体人狄宣亚

李佳琦之所以会一再“翻车”,直接原因是因为他对自己所带的货并不精通,甚至可以说“不怎么懂”。而其他主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个问题。主播们在带货的同时,某种程度上是起到商品代言人之用,只是这相比传统的明星与企业签订契约的代言关系,在契约强度上要弱化很多——正因如此,有互联网学者呼吁,将网红带货也纳入互联网广告范畴。这就意味着,主播们及其所带的货,未必有明星代言产品的可信度高。

况且,类似李佳琦、薇娅这种顶流级主播,在一次直播中要为数种乃至数十种商品推销。他们对于有些商品的了解,甚至只能算得上是“皮毛”,只是因为有着超高的流量,而顺带着为其“代言”,进行推销罢了。在很多情况下,主播们根本无法为其商品的可信度做保证。能不能“翻车”,还得看商品本身是不是“货真价实”。

工人日报何曦悦

依靠社交属性和直播形式,短视频平台上的电商发展迅速,而与传统的电商平台不同,这类电商主要利用单品流量进行引导、推广,并吸引顾客来光顾。看似更加亲切直接的售货方式,却存在诸多问题:

售后服务堪忧。由于平台缺乏对售货商家的有效监管,不少商家并不按照电商有关规定执行退换货政策,售后服务态度恶劣。

虚假宣传横行。很多消费者投诉,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购买的商品与视频直播中的产品严重不符,商家虚假宣传成为“常规操作”。

价格信息不对称。业内人士表示,这类电商青睐那些对网上购物不太熟悉的群体,他们缺少对比同类商品和比价的意识,只要产品看起来新奇实用就会产生购买欲望,而部分商户定价可以做到大型电商平台的2到3倍,利润空间极大。立规矩 别对不良苗头太宽容

有观点认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之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驾马车。按理说,消费方式的日益多元化,新消费方式的涌现,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这既是好事,也是值得肯定的大方向。电商借助视频直播平台利用各种漏洞以次充好,看起来热火朝天的新消费方式却充斥着乱象,既不利于消费的提质升级,也不利于行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对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平台方也不能只盯着流量,忽视责任。

红星新闻 莫开伟

由于直播带货是近两年刚刚涌现出的商业营销方式,让市场监管部门始料未及,相应监管规则尚未跟上,致使乱象如雨后春笋,令人眼花缭乱。

很明显,直播带货狂欢背后,应尽快浇上一瓢法制与监管的“冷水”,让直播带货行为“清醒”一下。一是市场监管部门增强监管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电商发展营造有利的法治环境。及时修改《广告法》和《电子商务法》,将直播带货列为重要内容,要求进行直播带货的平台网站应接受监管部门审核,提高直播带货准入门槛,对未经审核就进行直播带货的行为视为违法,依法进行取缔和严惩,使直播带货有法可依。

小蒋随想 蒋萌

显然,单纯寄希望于网红主播爱护自身声誉羽毛对粉丝负责,或者泛泛地说视频和电商平台应该加强管理,不要“野蛮生长”,远远不够。虽然《广告法》《电子商务法》中有一些规定,但具体到直播的“翻车”,相关网红只是受到质疑,其经纪公司发了个致歉声明,“处理办法”是让消费者自己找直播间“一号链接客服”。“一号链接客服”真能“督促相关商家做好售后服务”吗?公司宣称“引以为戒,严格管理”,能起到“惩戒”效果吗?

不要觉得“反正都是螃蟹”“粘锅无伤大雅”。如果对一个行业的不良苗头太宽容,保不齐会闹出更多“幺蛾子”。希望监管部门多多上心。

新闻推荐

河东公安分局“五创工作法”打响创满意攻坚战

河东讯(临报融媒记者邵明习通讯员于飞)10月17日,河东区多位市民报警称在刘店子集市赶集时手机被盗。接到报警后,河东公安民警...

相关推荐:
耕牛的情怀2019-11-18 23:36
猜你喜欢:
评论:(网红、明星、县长都成主播,直播间里太热闹“直播带货”,带来了什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