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治病上网搜小心被“坑”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19-12-13 08:01   https://www.yybnet.net/

感冒发烧、头疼脑热,想去医院怕麻烦,但又想获得一些治疗建议,很多人会选择在网上搜索。

“合理饮食,适当户外活动。 ”“不要滥用抗生素,谨遵医嘱。”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看似专业,并冠以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头衔的回答有可能是非专业人员以每条1.5元左右的报酬复制、粘贴、编造的。专家表示,用药、治疗建议直接关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部分信息网站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医疗信息网站带来的看似便利,一些用户存有疑问。上海市民胡先生说:“有一些回答错别字比较多,还有一些明显就是复制粘贴的。

“医疗信息网站兼职,答案在网上找就行,每天至少80+”,此类招聘兼职信息在网上较为常见。这种“问答兼职”究竟是怎样的工作?

记者按照招聘信息,加入一个名为“养生采集”的群,群主给记者发来一份题目,并称“网上搜搜内容,把句子修改一下就行,只要经过原创检测,就能兼职。 ”记者看到,这份测试题要求测试者以“怀孕产检”为主题,既要扮演患者,又要出演医生,但对于“求职者”没有任何资质审核。

记者编写问题“我怀孕4个月需做哪些产检”,并以医生口吻回答“做常规检查、唐筛”等信息,顺利通过测验。随后,群主发来链接,并附有账号和密码。登录后,兼职者可在平台领取题目,和测试题一样,也需编造病人信息、医生建议等。群主表示,经过审核后,编造的问答就会出现在医疗信息网站上,按每条1.5元支付报酬。

“把在网上搜索到的答案改一改,比如加个‘了’‘的’,或者把‘和’改成‘以及’就能通过原创度审核。”该群另一名兼职者表示。

“主要是为了把平台流量做起来。”谈起为何要编造问答信息,兼职群群主说,通过已有问答信息引流,让患者来到该平台,从而进一步引导使用平台的付费咨询业务。在各个医疗信息网站和App,记者看到,各家均开设有付费咨询业务,每次咨询价格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一两百元。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赵鹏表示,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医疗信息是一个趋势,但医疗行业直接关乎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监管举措应考虑到其服务的特殊性。 杨有宗 何欣荣

新闻推荐

秋天的香沟 王墨

在茫茫大秦岭南坡的鹘岭山脉里,香沟只是其中一块很不起眼的地方。它位于县城南山的南坡,东望国家森林公园天竺山,西眺陕鄂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治病上网搜小心被“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