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一物:遇见旧时光》
作者:吕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老物件的文化散文集。器物与人接触、发生关联后便获得了生命和滋养,而老物件更是承载着感情、记忆甚至历史和人文。本书描摹了旧日里的用具、书房里的文玩、闺阁中的饰物以及年少时的玩物等各种留有岁月痕迹的老物件,讲述它们与作者相遇的缘分,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这本书可以让读者在忙于琐碎事务的喘息片刻,与作者一起去感受经历了时光之河洗礼的老物件,回忆起那些逝去的生活场景、尘封的陈年往事,放慢生活的脚步,找到一种最朴素、最纯粹的幸福。
一器一物在文字里闪烁着时光,时光在一物一器之间串联起记忆。吕峰的《一器一物:遇见旧时光》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诸多温馨美好的记忆被温暖着、感动着涌入现世。
读这些文字时,我正坐在开往故乡的高铁上,似乎非常应景。在列车行走的时光里,在去往家乡的列车上,我读到这些和故乡有着诸多联系的记忆。看着窗外那轮火红的夕阳在天边追逐着列车一起奔跑,似乎奔向曾经的旧时光。
吕峰在自序中写道:“时光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存在。那些经过时光之河洗礼而幸存的老物件都是天赐之物,神奇之物,是人生旅程之的一段情,一炷香,一缕心曲,无言而温馨,美丽又放达。”《一器一物》像浓缩在纸上的生活博物馆,吕峰则带着你走进一个又一个展厅,饱含情感地向读者逐一讲解。
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物品,从粗瓷碗、铜火锅、擀面杖到缝纫机、算盘、鸡毛掸等;第二部分是砚台、笔洗、印章、根雕、藏书、拓片等陶冶生活情操的文化器物;第三部分则以“云想衣裳花想容”为主题,展示了从旗袍、妆台、戒指到古琴、花瓶、油布伞等诸多闺房器物;第四部分是与童年回忆有关的竹风筝、货郎鼓、小人书、蛐蛐罐等。
本来读完序言,我已十分喜欢,看完目录,更是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吕峰从每一件器物的相貌、材质,讲到用途、来历,还穿插着一个个动情的故事,赋予了每一件器物温暖的生命。“器物作为一种物品的存在是没有生命的,是冰凉呆板、无知无觉的。可是一旦与人有了亲密接触,一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便被赋予了生命,便被赋予了知觉,声音,气味与情感。”
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记忆的大门被慢慢打开,不断有相同的记忆从文字里跳出,不断有相同的情感和文字共鸣。石拐磨、瓦、木窗棂,让我想起外婆的小院;缝纫机让我又看到了母亲年轻的背影;鸡毛掸、紫砂壶让我想起了一份友情;雨花石、青花瓷让我想起一段旅行;书签、藏书票一直是我的最爱……
在吕峰的笔下,一器一物不仅是回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如“磨刀石”,磨刀石老去了,父母也在不断地在磨砺中老去了,我们最终也会像它一样布满岁月勾画的曲线;如“门环”,它是家的象征,需要我们用心轻扣,永远以家为营,收获家的温暖与幸福;如“鸡毛掸子”,它掸出了洁净的生活,更掸出了做人的道理,掸出了人性的至真至善。
而在感悟之余,那些已从生活中消逝或仍在发挥作用的器物,也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朋友。如“砚台”,闲暇之余,取砚把玩,如赏世间之绝妙风景,品读那些砚铭,似与前人心会;如“青花瓷”,烦躁不安时,看看那些历尽人世沧桑的青花瓷,心情便会恬淡如水,心里便会萌生一种振作的力量。
在品读那些充满深情与诗意文字的过程中,心底总有某个地方被打动。我以为,只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只有敬仰文化、珍惜情感的人,才能去收藏这些老物件,才能让这些器物在生活中完好留存,并赋予这些器物以灵性,才能在和这些器物共处的时光里,写下这些温暖的文字。
对于吕峰来说,器物不仅是亲情、友情的留存,还是生命流年的诸多记忆。棉手套、指甲油是姐姐的记忆,毛衣、旗袍是母亲的记忆,窗花里有奶奶的记忆,小人书、雪花膏是对过去岁月的记忆。读《一器一物:遇见旧时光》,如同走进生活的博物馆,在美好静谧的时光中,在吕峰娓娓地讲述中,许多美好而珍贵的情感和幸福而温馨的时刻,从记忆深处蜂拥而来,温暖着时光,感动着生命。
“因为那些老物件,流泻月光的天窗依旧清澈明亮,墙上的挂钟依旧叮当作响。摆弄那些老物件,像寄居在时光的缝隙里,会回到自我,回到从前,让生活和心情得到滋润。”这些深情的文字在时光之间缓缓而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放缓生活的脚步,去寻找生命中最朴素、最纯粹的幸福。”□郭书霞
新闻推荐
从李世石退役赛聊聊“人工智能”冲击:AI对围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随着围甲决战收官,近日来围棋界关注度最高的事莫过于李世石和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韩豆”的退役之战。最终李世石只赢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