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不同年龄段 体检重点有区别

来源:淮河早报 2019-12-30 09:38   https://www.yybnet.net/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学专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体检重点有区别。

20~29岁查传染病

20多岁,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最佳,不用体检?并不是!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

专家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

30~39岁查血糖

30岁关注血糖是不是有点早了?不早!现在人们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30几岁发病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检出率很高。

专家建议:30多岁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因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大部分年轻人体检空腹时测血糖没问题,但餐后血糖却很高。所以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有条件的人也可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准确。

40~49岁查心脏

以前人们认为到了五六十岁再关注心脏健康也来得及,现在40岁就得开始关注心脏了。心脑血管病年轻化,40来岁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闻。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患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专家建议:人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检查、冠脉造影等具体筛查项目要根据不同病情来决定,可咨询专科医生。

50~59岁查骨和肠

到了50岁,女性一般刚刚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钙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50岁的人,如果出现全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患有骨质疏松症了。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

专家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会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风险人群,则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

60岁以上全面检查

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地检查。另外,老人由于血管老化脆弱,出现暴聋、暴盲的情况也很多见,多与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关。

专家建议: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老年人还应该注意听力和眼底病变的预防。查眼底,能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还可以反映脑动脉是否硬化。  范洪岩

新闻推荐

“哄”着的女儿长大了

李陶摄□林双贵前段时间,我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套厚厚的棉衣。之后得知是女儿毕业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同年龄段 体检重点有区别)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