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步履匆匆,来不及思考,没有时间停顿。人到五十,后半生如何度过,这是每个人都要停下来思考,给自己一个解答的人生课题。
有人说,后半生要发挥余热;有人说,后半生要老骥伏枥;也有人说,后半生我要放慢脚步,活好自己。1969年出生的朱旭茹,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更加清醒和坚定。她在45岁时就早早地离开了工作岗位,投入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中,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20岁时,朱旭茹就进入药房工作,后来成为一名药房主管。为了生活,二十多年来,她把最美的青春韶华奉献给了工作。可工作之外,她一直有另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我从年轻时起,就喜欢时装、走秀,一直到现在从没有变。”青春年少,她喜欢穿一袭旗袍上街,回头率百分百,连裁缝店老板看到后,都要跑上前询问,想要按照她的身材打样。十多年前,工作之余,她常常在朋友的演艺厅搞主持、客串、策划,非常热爱台前的工作。如今有很多人苦恼于工作与爱好之间的关系,貌似两者不可兼得,朱旭茹也是在45岁还没退休的年纪,勇敢地做出了决定,调整了生活的方向,把自己的兴趣当作职业,她从药房辞职,成为一名专业教授老年人形体、走秀的老师。
为什么不等到50岁退休,再走这条路呢?朱旭茹坦诚地说,搞形体、走秀,年轻些更能展现出韵味和气质,等到年纪再大些,身体条件就不尽人意了。这5年来,她一心投入到公益的教学当中,目前在南瑞街道老年学校教授形体课。教授老年学员可不容易,要有亲和力和十足的耐心,而且因为是公益教学,她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求回报。朱旭茹的大姐在今年母亲去世后,曾劝她放弃,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可舍不舍得放下,朱旭茹心里最清楚。好在有姐姐们的关心和帮助,她才有更多精力投入教学。
的确,人到五十,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母亲过世后,照顾儿子和八旬父亲的担子,落在了单身的朱旭茹的肩上。以前父母把家中安排得妥妥当当,她不用做饭洗衣干家务,留着修长的指甲,可现在不仅指甲剪短了,手上还有了干活留下的痕迹。“儿子一直想吃红烧牛肉,我到现在还没学会这道菜”“父亲太思念母亲,经常说母亲回来了”……人到五十,照顾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朱旭茹一个人扛着,她从不抱怨自己的生活,优雅的旗袍、优美的步伐,外人总是被她的轻松、淡然所感染,却不知她背地里承受的辛苦。
说到年过半百后的生活,朱旭茹目标越来越清晰。事业上,她想继续钻研、学习,把自己喜欢的形体教学做得更好;生活中,她不想留下遗憾,想好好陪伴父亲,希望孩子能快点成家立业;自己呢,则随遇而安,能磨炼出一颗更加强大的心去面对生活。
记者 康丽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资料图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妇联、教育部、民政部等12个部委近日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