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揭开了医疗美容行业的一些乱象和套路,比如,宣称“一次奏效”的项目常常并不只做一次;非医疗人员打点滴,生活美容、医疗美容项目混合销售;编造看似专业的名词忽悠消费者;被曝光后搬家,改良话术继续骗……
什么是生活美容、什么是医疗美容,人们往往傻傻分不清,而这恰好成了一些商家忽悠更多爱美女士的筹码。如果只是被骗了钱财,或许还好解决,任由毫无医疗资质的人在自己脸上、身上打针开刀,才是最恐怖的噩梦。现实中类似“走进某美容院后便再也没出来”的事件频频曝出。尽管规范医美行业的相关法规、文件日渐完善,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的专项行动也在进行中,可无奈商家狡猾,爱美之人又太大胆。都是成年人了,对美容会不会有风险、风险有多大,事先还是要考虑清楚。赵春青/图 林琳/文
新闻推荐
北京5部门联合打击“舌尖上”的犯罪 有人用含硫酸铝钾的泡打粉做包子获刑
中新社供图本报讯(记者卢越)用含硫酸铝钾的泡打粉做包子、直播卖货售出110余万元假“减肥药”……1月2日,北京市检察院、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