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对权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12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依法公开宣判,认定被告单位权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辉等12人均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依法判处被告单位权健公司罚金人民币一亿元,判处被告人束昱辉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万元;对其他11名被告人分别给予宣判。束昱辉当庭表示认罪服法。(今日《新安晚报》A13版)
近年来,权健公司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而权健公司试图对自身的洗白和对部分质疑者的反扑,两方面的力量搅和在一起,掀起了一个个舆论漩涡,也引发直销与传销的界线在哪、医疗与保健如何区分等争议性极强话题。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网文,更是让这个话题持续发酵,至今仍然热度不减。
由于相信了权健的产品,不少患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一位叫周洋的患癌小女孩与权健产品打交道的经历格外牵动人心,但她不过是众多受害患者当中的一个而已。再加上众多沉迷于保健品的老人、以及众多亏得血本无归的投资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受害者群体,权健公司的危害面之广、社会影响之坏,可见一斑。如今,以束昱辉为主的权健公司多名负责人被宣判,也算是给了这些受害者一个交代。
此案宣判,很可能成为整顿保健品市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因为该案作为一个可以参照的案例,对将来类似案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传销的定性,让传销无法再以直销或其它营销方式作为幌子来暗度陈仓。同时,该案更对保健品宣扬治病功效以强有力的震慑力。
然而,如果说整顿保健品市场从此就迎来了光明的前景,也未免过于乐观。要知道,权健公司不过是一个典型代表而已,出头的椽子先烂,但没有出头的椽子仍然还有很多,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仍会不断有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他们的手段或许会更加掩蔽,打击的难度仍然很大。
更要看到,保健品庞大的需求方,以及对保健品存在的认识误区,才是保健品坑害事件屡见不鲜的原始推动力。权健案虽已宣判,但相信保健品能够治病、甚至认为完全可以代替药品的人仍广泛存在,权健公司推出的部分产品,如火疗等,至今仍受追捧。整顿保健品市场仍任重道远,权健案的宣判,不仅不应让监管与打击有所松懈,而且应以此为契机,加大保健品的治理力度,尤其要避免保健品乱象加入传销因素,导致社会危害性被成倍放大。□罗志华
新闻推荐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广丰公安在线1月8日18:43通报称,1月7日凌晨零时40分许,广丰区妇幼保健院附近小巷发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