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与袁隆平一起写进试卷李子柒们配吗?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7-14 11:35   https://www.yybnet.net/

李子柒因田园视频走红网络。

袁隆平、李子柒等6人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近日,浙江宁波一份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语文考卷在网络上火了,因为其中一道阅读理解题,提供了袁隆平、李子柒等三段材料,让学生任选一个,为“心目中的风云人物”写推荐表。试卷在网上曝光后,不出意外地引起了网友的各种争议,随后学校试卷出题老师回应,这样的人物虽然是“网红”,但也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网红”写进试卷,你怎么看?

你有没有自己的“李子柒”?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不知道都难!”

市民曹女士是一名12岁男孩的妈妈,最早知道李子柒,还是被儿子“安利”的。曹女士说,抖音、微博等视频、社交软件,如今在小学生的业余生活里几乎算是标配。自己本来很反感儿子关注网络视频,后来儿子举着手机问了曹女士一句:妈妈,你小时候有没有弹过棉花?曹女士接过手机第一次看了李子柒的视频,“虽然有点过度美化,但还是挺有意思的。”据她观察,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长辈,都不同程度有自己关注的“网红”。

7月10日,我们发出了一份关于“李子柒该不该跟袁隆平同入小学试题”的问卷,在收回的330份问卷中,20岁以下受访者占18.18%,20-35岁受访者占66.67%,35-50岁受访者占15.15%。对于李子柒,有45.35%受访者表示“知道,看过她的视频”,36.56%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15.05%受访者“是她的粉丝”,仅3.04%受访者完全不知道李子柒。

而在李子柒之外,“网红”们的整体受众更加庞大。79.64%受访者偶尔观看“网红”视频,18.18%受访者表示“经常观看”,仅2.18%受访者从未看过。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网红”们一定程度上“攻占”了大多数年轻人的业余生活。

你为什么爱看“网红”视频?

对于今年23岁的陈晨来说,观看“网红”视频是自己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社交中与同学、朋友间的谈资。“有时候感觉一些抖音或者微博、快手上的博主,如果我不去关注,朋友们聊起来的时候会接不上话。”陈晨说,也确实有很多“网红”给她带来了有用的信息,比如美妆博主传授的化妆技巧,美食博主带来的厨房小妙招,影视类博主推荐的好剧、好电影,“我把抖音当成百度来用了,有什么不懂的就去搜一搜。”不过,陈晨同样表示,在自己刷到的视频中,“三观”不正、只为营销的也不在少数。

在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中,有45.55%的受访者认为观看“网红”短视频可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领域,36.26%的受访者与陈晨一样,是为了学习美食美妆等技巧,还有30.3%的受访者被“网红”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另外有21.21%受访者是为了通过“网红”买到更划算的商品。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网红”在受访者心中都具有正能量。57.58%受访者认为有“少数‘网红’算是正能量”,24.24%受访者认为“绝大多数‘网红’很有正能量”,而认为“‘网红’几乎没有正能量”和“很多‘网红’三观不正”的受访者占比都是9.09%。

“网红”能不能当好榜样?

把李子柒写进试卷引发网友热议后,这份考卷的命题组回应道:“这三个人物,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圆梦的典型,是一种正能量的鼓励。我们想要传递的价值观是,不管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都需要付出艰辛持续的努力。”

采访中,有人表示“网红”只是个中性词,不能代表什么,不必带有偏见,“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是不是‘网红’?新闻发言人耿爽算不算‘网红’?央视一哥康辉现在好像在网上也红出圈了,是不是‘网红’?”也有人认为,“网红”与科学家相比,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微乎其微,不能与袁隆平这样的人物“平起平坐”。

在我们收回的问卷中,有15.15%受访者表示不支持将“网红”写进试题,16.15%受访者表示支持,因为“网红”对社会也有贡献,还有68.7%的受访者表示可以理解,因为“网红”并不一定是坏榜样。

而在不支持将“网红”写进试卷和教科书的人群中,大家主要担心的是“影响未成年人的职业观念”,选择这一选项的受访者占比48.58%。另外,不能与科学家相提并论、“网红”对社会贡献不大也是大家反对的原因之一。

街采

◎市民 孔令兰

我今年70岁了,并不关注“网红”,但是听孩子们说起过。我觉得“网红”对现在这个社会来讲,其实也是一份正规的职业,我们教育孩子都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就没有必要把他们区别来看待。行行出状元,只要做得好的,都是值得学习的。

◎市民

邢晨

我觉得像李佳琦、薇娅这样的带货“网红”是给咱们的社会作了一些贡献的,拉动了经济和消费,李子柒也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表达者。但是把这份贡献与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来对比,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写进试卷有点牵强。

◎市民

许云龙

现在的孩子本来就摄入了过多的娱乐化内容,有很多小孩的理想已经不再是当科学家为社会作贡献,而是去做主播和“网红”。如果在试卷上再强调“网红”有多少粉丝的话,会不会让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差,影响将来的就业选择?

◎市民

杨昊坤

我今年读高二,我们老师就在课堂上放过李子柒的视频,我觉得拍得很好,也让我看到了田园生活。我觉得“网红”就是“网红”而已,大家都是看着玩儿的,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更不至于影响我的“三观”,所以写进试卷里我是可以接受的。

微观点

“网红”千千万

最重要的是学会分辨家长 曹颖

靠拍美食短视频走红的李子柒,因在视频中呈现出当下少有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而在国内外收获大量粉丝。以此为撬动点,她和团队大获成功。和袁隆平、钟南山、屠呦呦这样的国之栋梁相比,李子柒的贡献和影响确实差了许多,但如果仅仅因为从网络走红就被判定有“原罪”,则有失公允。“网红”也是一种职业,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辨识。

客观地说,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一出生即活在网络时代,让他们屏蔽互联网的影响,一心只读圣贤书,基本是不可能的。家长也好,老师也罢,与其传递给他们“网红”都是豺狼虎豹的信号,不如引导他们了解哪些“网红”是好的、好在哪里,哪些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

我们要带领孩子去了解周边的世界,包括各种新闻热点和社会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掌握分辨网络信息优劣的能力,不会被带偏价值观。

同样是榜样李子柒更“接地气”

网友@露哥

李子柒宣扬的是一种勤奋不辍、锲而不舍的精神,引导孩子们知道只有勤奋努力的人才可以有所收获。

做秋千、做竹床、做手工羊毛大衣、绣花、做美食,哪一样她都从头学起,而且不辞辛苦、昼夜劳作,从没有放弃过,直至成功。这种勤劳俭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正是现在青少年所缺少的一种精神,平凡而有意义,真实地存在着。

科学家们的事迹确实感人、励志,但毕竟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太远,难以理解,李子柒的视频唯美而励志,这样的价值观教育导向不正是活生生的现实教材吗?

记者手记

抛弃偏见不以个人好恶辨“网红”

看到这份引起争议的试卷,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位出题老师实在太懂学生的心了!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常常被枯燥乏味的语文试卷所折磨,特别是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和作文。而在试卷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网红”元素,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其实,李子柒与袁隆平“并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袁隆平、申纪兰、冯巩、海霞、冯骥才、李子柒等6人共同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前5位都是影响力深厚的前辈,李子柒则是“网红”中的一股“清流”,当时关于她“配不配”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

而李子柒,只是中国目前规模庞大的“网红”经济中的一员。

我想,判断一名“网红”能不能进入教科书或试卷,不应仅仅从“网红”这个新兴职业来看,而是要反观他们有没有给社会带来贡献,有没有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当中,输出有助于学生们学习的正能量。

就在不久前,为了帮助湖北刺激消费重振经济,一些传统媒体的主持人和基层干部,纷纷携手网络主播直播带货,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曾经人们提起,“网红”这个词的负面含义似乎正在逐渐褪去,人们已经学会从不同的维度来衡量“网红”。

这说明,“网红”里有品行不错的人,也有哗众取宠的人;短视频、直播行业里有乱象,也有正能量。这些特质,与其他传统行业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既然如此,人们又何必仅凭自己对某行业的好恶,就对其中的优秀从业者强加排斥呢?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左侧二维码。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

新闻推荐

在车库顶棚蹦跳 往车库顶棚扔砖头 暑假来临,请看住“熊孩子”

暑假已经开始,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是一个既放松又开心的长假,可对于信谊物业阳光国际城项目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却迎来了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与袁隆平一起写进试卷李子柒们配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