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以来,方庙街道汪塘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结合“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从“小处”着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解决了一批居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真正把“小社区”打造成温馨美好的“大家庭”。
解决服务阵地缺失的问题,打造“小阵地”共创“大舞台”
社区突出抓好小区这一基本单元,打通为民服务最后100米。2020年6月,方庙街道汪塘社区在原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广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之外,新建“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硬化汪塘东区活动广场近1000平方米,延伸党群服务新阵地。新打造的党群服务阵地不仅是学习、议事、休息的空间,还为居民提供饮用热水、借阅书籍、爱心雨伞、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截至目前,社区综合利用各服务阵地开展“和谐邻里爱心义剪”、“农耕时代·耕读传家”国学公益讲座、“党在我心中邻里一家亲”文艺汇演、剪纸非遗文化体验、“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主题朗诵会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党群服务活动20余场次。居民感慨:“如今,打牌的少了,锻炼的多了,读书的多了,邻里口角少了,互助的多了。”
解决服务力量薄弱的问题,组建“小管家”管出“大天地”
社区在辖区7个网格招募了二十多名小巷管家,以“党员+网格长+网格员+物业+小巷管家+志愿者”组团服务模式,共创美好家园。小巷管家们走马上任,将便民服务建在网格上,每天早上8点半和下午3点下沉网格,做好“巡、访、做、报、记”五项工作,对巡访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社区,以召开党群议事会的方式协商解决,重点推动解决“脏、乱、差、堵”等顽疾问题。截至目前,“小巷管家”在社区党员的带领下,整理沿街乱停乱放共享单车200多辆,清理卫生死角60多处,清理“牛皮癣”500多处,清运乱堆放的杂物52车。在一次次的奉献中,“小巷管家”悄然播下文明的种子,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助力社区形成了党群齐奉献、共建美家园的良好局面。
解决基础设施短板的问题,兜住“小民生”折射“大情怀”
汪塘社区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数量多,基础设施老化,且受住宅小区阳台排水整改工程影响,一些路灯损坏,居民出入只能摸黑或用手机、手电筒照明,很不方便,腿脚不好的老人,难处就更多了。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对汪塘北区的电路进行了排查、检修、更换,把损坏的路灯都换上新的,路灯亮了,居民心暖了。不仅如此,社区还将摸排、统计以及维修范围扩大至背街小巷,凡是夜间黑暗、光线不好、出行不便的地方,都要陆续安装照明设施,方便居民出行。截至目前,对自管小区损坏的12盏路灯进行维修;新增路灯6盏,维修楼道灯21盏。同时,社区开展“地锁清零”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汪塘北区、新村、宝元、汪塘花园地锁200多个,让居民出行更安全;在风景苑、汪塘南区试点安装集中充电桩3处,解决小区飞线乱象;集中用除草机对辖区内6000平方米草坪进行修剪,对小区20多棵死树进行了清理,联合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开展取缔汪塘后街骑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拆除私搭乱建约150平方米,拆除违规店招50余处。
(通讯员刘云方宣)
新闻推荐
7月15日,据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通报:“女顾客疑遭男伴‘下药’”事件经网络传播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造成恶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