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黄冬梅
“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在上马街道刘家社区简陋的办公室,记者见到刘丰坤时,他正戴着老花镜、拿着算盘算账,不时小声念叨着珠算口诀。“这门技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可惜了。”清瘦的刘丰坤惋惜道。
刘丰坤今年66岁,负责社区会计、民政、调解工作34年了。这些年,他始终任劳任怨服务着每一个居民,一提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们社区的男女老少,都打心眼里佩服刘主任,他的话大家也都愿意听。”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一手握财政,一手写清风
1986年,30岁出头的刘丰坤受社区委托,放弃了原本待遇良好的工作,回来担任会计一职。其实在他之前,社区里的会计已经换过好几拨,有的是业务水平低,有的是素质不够高。接手之初,刘丰坤发现了账目混乱、凭证缺失、账务不符等问题,他压力很大。辗转几夜之后,他决心整治账目乱象,社区统一全面清理、逐一核对,结果查出了很多问题。最终,刘丰坤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把全部问题查清楚,理顺全部财务数据,为社区以后的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
“干会计,不能有一点私心和贪念,这样活才能干好。”曾经,刘丰坤也面临过无数次的诱惑、无数次的人情,但他从未动摇过“廉”的信念。有人说他死心眼,他笑着说“做会计就是要死心眼,这心眼要是活了,这账目就说不清楚了。”每一笔经他手的账必然是借贷相符、明细清楚,没有一笔糊涂账。
始终能够胜任,是因为从未间断学习。手动记账跟不上需求时,刘丰坤主动向社区的年轻人学习电脑,一点点摸索钻研,2011年全国第一次征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于这一新型工作,需要手工与电脑相结合,刘丰坤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每天早起晚归,在社区年轻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整理出完善的电子档案,率先完成任务。
一腔赤诚,一颗责任心
刘丰坤因为身兼多职,所以忙碌成了他的日常状态。“我们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半,但刘主任往往7点就到了,甚至更早。”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此,刘丰坤坦言,上了年纪醒得早,家里也没什么事,就想早点来为居民办理业务,避免大家等的时间过长。
在社区,夜间有老人去世的时候,家属需要第一时间找刘丰坤开具《申报注销户口证明》,才能开展后续的安葬工作。这些年,多少次在睡梦中被敲门声惊醒,刘丰坤已经记不清了,但肯定的一点是不管多晚,只要有居民找来,他都会起床跑去办公室,耐心地帮处理好。除此之外,帮助居民填交各种大病证明、报销单子,也是刘丰坤的重要工作之一。一次,社区一个居民在吉林省打工期间,因病动了一场手术,手术费需要7万元,这对普通的家庭是笔不小的开支。于是该居民联系到社区,看看能否帮申报报销一部分。
“异地手术费报销,在那之前我还没有遇到过,一查文件发现流程比较繁琐,顺利报销下来能帮他省近一万块钱。”刘丰坤回忆道。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既要快速办还要办利索,这是刘丰坤对居民的承诺。于是他立即把相关情况上报,并给该居民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同时经常打电话和该居民沟通,务必把门诊病历本、发票原件、出院小结保管好。在刘丰坤的帮助下,最后该居民回来一次性就把报销办理好了。
凭借多年的默默奉献和真诚的付出,2019年刘丰坤获得了“阳光上马人”称号。“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做好是应该,这个荣誉对我是鼓励更是鞭策,今后我还要做得更好才行。”刘丰坤表示。
刘丰坤一个数一个数地计算核对账目。
新闻推荐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部分高校师生反映,一些应届毕业生明明还没找到工作,所在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多次催促他们签订就业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