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观点1+1医生变主播线上科普 别给伪医学可乘之机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8-17 02:31   https://www.yybnet.net/

观点1+1 □姜天骄

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的走红,网络上出现不少“网红”医生,他们用十分接地气的语言迅速拉近了大众与医学的距离,运用新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为患者普及医学知识。

然而,由于一些新媒体平台缺乏监管,滋生了医药领域的乱象。譬如,前不久某短视频平台大肆推广的某“神药”实为消毒产品,后被证实并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生产批准;还有流传一时的视力训练动态图片,声称可以缓解眼疲劳,滋润眼球,最终被眼科专家辟谣……

事实上,互联网+医学大有文章可做,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也为各年龄段的人群接收医学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医护人员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医学知识,也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医学是事关人类生命安全的事业,具有很高的从业门槛。而短视频无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录制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一些医生、护士选择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医学知识,创新的方法值得肯定。但是,医护人员自身应具有较强责任感,积极传播正确的医学知识,谨慎选择发布内容,绝不能为了某种利益夸大病情,或者用煽动性语言诱导病人看病、手术、购买药品,更不要透支大众对行业的信任。

其次,平台也要建立严格全面的监管制度,严格审核视频内容,及时删除虚假内容。网络虽然拉近了医患距离,但往往也潜藏着很多危险,尤其是传播那些虚假医药知识、民间偏方更是危害无穷。医疗知识、健康知识影响的是人的生命安全,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一方面不允许没有从业资格的人随便发布此类信息,另一方面也要规范转发行为。无论是发布平台还是搜索平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应该承担起明辨真伪、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不给虚假信息、失信行为提供舞台。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增加自身辨别信息准确性的能力,看文章别被“标题党”牵着走,遇到所谓“神药”“妙方”不妨多方求证,避免盲从盲信和上当受骗。为了不让那些假医生、假专家得逞,权威主流媒体有必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和医学知识水平。 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新发地复市首日1.3万吨果蔬进场 推行“卖方注册制,买方会员制”,对人、车、货实行追溯;将在交易清淡的时间段设定动态休市时间

昨日,新发地市场复市,穿红马甲的卖方正在扫码查看预约流程。新发地复市后推行“卖方注册制,买方会员制”。昨日,新发地市场交...

相关推荐:
围捕曾春亮2020-08-17 01:52
猜你喜欢:
评论:(观点1+1医生变主播线上科普 别给伪医学可乘之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