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专特供”借酒还魂 应一查到底

来源:大江晚报 2020-08-25 01:32   https://www.yybnet.net/

一瓶2015年的专供名酒售价115000元,而且多家网络平台上有卖家经营“专特供”名酒。据新华社报道,早在2013年,国家多部门就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并明确发文“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这些“专特供”名酒“八成是假货”“九成为送礼”“十分不靠谱”。

这类“专特供”名酒再次出现,主要原因还是特权思想在作祟,有人以为拿这种产品送礼更能体现诚意,有人以为消费这种产品就能体现身份和面子。实际上这类名酒八成是假货的曝光,对送礼者和收礼者都泼了一盆冷水,使其感受不到诚意和面子,相反会感觉上当受骗,“专特供”名酒有望因舆论监督遇冷。

但是,不能只靠舆论对“专特供”名酒说不,而是应该对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购买、消费等环节进行深入调查、严厉惩治。比如“八成是假货”就意味着生产者、销售者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再比如,“九成为送礼”意味着部分送礼者有行贿嫌疑,部分收礼者涉嫌受贿,可能触犯党纪国法。

对所有涉嫌违法者都应该依法查处,查处“专特供”名酒的入手点是网络销售平台。谁在销售、谁在购买“专特供”名酒,通过网络平台都能查出来。

只有顺着媒体线索一查到底,才有希望彻底铲除“专特供”名酒。虽然一些电商拍卖平台利用《拍卖法》规定搞假拍卖以逃避责任,但涉嫌虚假宣传违反了《广告法》;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别看拍卖平台可以逃避责任,但在其他环节涉嫌违规,依然可以依法查处使其不敢充当“专特供”帮凶。

除了从供给端依法查处外,还应该从需求端查处。谁在购买“专特供”名酒,又送给了谁,也应尽量一查到底。虽说近些年从上到下都在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但从“专特供”死灰复燃和某些腐败案来看,铲除特权思想还要下大决心,其中关键要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

期待媒体报道之后,相关治理措施能够及时跟进。

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造“火箭”,修“铁路” 看看别人的暑假是怎么过的

张亚东修的火车穿隧道模型。近日,全国多所高校迎来第一批返校学生。眼瞅着开学在即,疫情期间,你在家都做了啥?快...

相关推荐:
选择了,就别回头2020-08-24 14:10
猜你喜欢:
评论:(“专特供”借酒还魂 应一查到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