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案例集合
场景1:ATM取现案例
案例1.窥视密码,盗走卡片。客户在ATM机取现时,不法分子趁持卡人取款时,窥视密码,然后以询问、故意将钱丢在地上等手法,引开出卡人注意力,并趁机将预先准备好的卡片插入ATM机插卡口,造成卡片退出的假象,催促持卡人取卡离开后,将持卡人的卡片退出盗走。
案例2.窃取密码,伪造卡片。不法分子在自助银行门禁系统上安装盗录设备及摄像头,待客户刷卡后,盗取磁条信息及密码后,制作伪卡。或者在ATM机上安装吞卡装置,或用望远镜窥视安装假密码键盘或在真密码键盘上贴薄膜等手法盗取密码,用微型摄像机偷窃卡号和密码或从持卡人随手丢弃的ATM取款凭条上获取相关信息,制作伪卡冒领存款。
案例3.造假信息,趁机盗取。不法分子在ATM机上安装吞卡装置,ATM机旁张贴假的银行告示。引诱持卡人拨打告示上的虚假服务电话,并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套出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后,从ATM上盗取存款。或者在ATM机旁张贴假的银行公告,以“银行程序调试”等为由,要求持卡人将银行卡存款转账到指定账户,盗取卡上存款。
场景2.POS消费盗刷案例
案例1.刷POS机送礼品,银行卡遭异地盗刷。“刷一次POS机,消费49.99元,可获赠一袋大米和一桶豆油!”面对这样的促销宣传,一些市民信以为真,纷纷刷卡领取赠品。某客户信以为真,分别用银行卡刷了一次POS机,得到一张凭条,上面显示“划卡消费49.99元”,客户获赠了大米和豆油。然而,一场精心准备好的骗局正悄悄向他们逼近:手机短信一条条响起,显示他们的银行卡在异地被盗刷。
案例2.技术改造POS机,客户信息被窃取。客户王先生收到短信,其银行卡突然被刷了近30万元!王先生说:“共收到五条消费短信,第一条49800元,第二条98000多元,后来三条也都是4万多。”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显示,王先生的银行卡在一家超市内,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分五次消费了总计29万多元。经警方破案,根据不法分子交代,其通过伪造工商证件等方式从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购买POS机,并对这些POS机进行技术改装,改装后的POS机,不但具有盗取银行卡全部信息的功能,还可以把这些信息同步发送短信到移动设备。改装后的POS机,被犯罪嫌疑热以降低手续费等为诱饵,销售给餐饮、足浴店、酒店等商家,在全国布点盗取银行卡信息。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警醒和反思确实不能止于山西全省范围内,各地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找出薄弱点和盲点,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只有多做一些防患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