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建筑施工工伤如何预防(一)

来源:滨州日报 2020-09-18 11:41   https://www.yybnet.net/

建筑职工有哪些工伤预防权利

(1)工伤保险权利

1)职工有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职工有权按时足额享受有关工伤保险待遇。

2)发生工伤后,职工或其亲属有权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申请要经企业签字,如企业不签字,可以直接报送。

3)工伤致残,有权要求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护理依赖鉴定及定期复查;对鉴定结论不服的,有权要求进行复查鉴定和再次鉴定。

4)因公致残尚有工作能力的职工,在就业方面应得到特殊保护,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对因公致残职工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应根据不同情况安排适当工作,还应当得到职业康复培训和再就业帮助。

5)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有权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出的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请行政法复议或行政诉讼。

(2)工伤预防权利

1)职工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教育和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职工有权获得保障自身安全、健康的劳动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

3)职工有权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予以拒绝。

4)职工有权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从事职业危害作业职工有权获得定期健康检查。

6)职工发生工伤时,有权得到抢救治疗。

建筑施工的五大伤害

建筑施工是公认的高危行业,具有以下公认的“五大伤害”:

(1)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一般被列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事故发生概率极高,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伤亡危险性极大。因此,不但需要分析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还应要求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的提升。

(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其中包括高处落物、飞蹦物、滚击物及掉物、倒物等造成伤害。在建筑业施工中物体打击伤害事故范围较广,在高位的物体若处置不当,容易出现物落伤人的情况。

(3)触电

发生人员触电的意外伤害事故的情况很多,主要有:施工中碰触施工现场周边的架空线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起重机械在架空高压线下方作业时,触碰裸线或集聚静电荷而造成触电事故;建筑施工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现场使用环境条件较差(泥浆、锯屑污染等),带水作业多,如果保养不好,机械往往易漏电;移动照明如果不使用安全电压,使用灯泡烘衣、袜等违章用电时也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4)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都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运动的,特别是旋转运动。例如机械设备中的齿轮、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联轴器等零部件都是做旋转运动的,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害。

(5)坍塌

由于坍塌的过程产生于一瞬间,来势凶猛,现场人员往往难以及时迅速撤离,不能撤离的人员,会随着坍塌物体的变动而引发坠落、物体打击、挤压、掩埋、窒息等严重后果。如果现场有危险物品存在时,还可能引发着火、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灾害。

建筑职工如何做好职业病防护措施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存在点多,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密闭空间、高温、低温、高原(低气压)等作业产生的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问题也很突出。而且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职工需要加强职业病个体防护措施。

(1)尘肺病防护措施

严格遵守并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按标准正确佩戴扬尘防护口罩,杜绝超时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时刻注意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电焊工尘肺、眼病防护措施

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需要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坚决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超时工作现象。

(3)手臂振动病防护措施

直接操作振动机械易引起手臂振动病,因此需要这类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穿戴好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超时工作现象。

(4)职业性中毒防护措施

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容易引起职业性中毒。因此需要这类岗位职工持证上岗,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超时工作现象。并需要职工提高中毒事故中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5)职业性耳聋防护措施

高强度、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职业性耳聋,机械操作或相关职工应对噪声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声污染。施工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超时工作。

(6)高温中暑防护措施

高湿高热环境下,人容易引起中暑。用人单位应该为有中暑危险的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汤,防中暑药品、器材等。职工需要减少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并熟悉中暑情况发生时的救人与自救能力。

新闻推荐

福新街道鼓起“钱袋子”,迈向“好日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姜晓通讯员杜昕芸摄影报道)每到当班的日子,62岁的上庄居民陈志勇便会早早收拾妥当,出门上班去。离家只...

相关推荐:
我是创城小卫士2020-09-18 09:30
猜你喜欢:
评论:(建筑施工工伤如何预防(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