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养育,不一样的观点,我们在这里碰撞出教育的火花。
最近,俩小学生爸爸,疑因孩子在学校发生小打小闹,在家长微信群中“放狠话约架”。第二天一早在学校门口,一名爸爸用U形锁敲破了另一名爸爸的头,致后者当即被送进医院。据学校老师介绍,当两名爸爸干架时,两个孩子已经手拉着手玩耍起来。
这则新闻让人看后不得不思索,我们应该如何做父亲。很多人都说,父爱如山爱得深沉,但这两位爸爸显然把父爱等同成了“耍威风”“比狠”。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主心骨的父亲不是去引导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处理同伴间的矛盾,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武力”去压倒对方。
这个事件中,不少人在调侃“两个爸爸还没长大”,一方面是他们的行为实在幼稚到了让人匪夷所思,触犯了法律还不自知的地步;另一方面还暴露出,他们虽然有了孩子,但依旧不知道如何为人父母,甚至连“言传身教”这几个字的意义都没有理解。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孩子像复印机一样,随时模仿着父母的样子,去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当两位父亲约架斗狠时,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可能是“温良恭俭让”,只可能是“耍横”和“暴力”。在这种处事的理念中成长,年幼的孩子只能向着“熊孩子”之路不断地奔跑。有一天,当家长突然发现孩子“不走正道”时,不知道有没有反思过,孩子身上烙下了多少父母的影子。
其实,从很多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之间的小摩擦不少最终都演变成大人间的殴斗。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被欺负”时,总想着替孩子出口气,这种“护仔”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何去做,一方面是考验家长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更多时候还考验家长的智慧。这时候,如果仅仅只是跟着感觉走,确实无法处理得“漂亮”。没有人天生就会教育孩子,当父母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家长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行。
新闻推荐
警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