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身体神经、肌肉、内脏、骨骼等各个系统的功能退化和退行性改变,会导致行动、消化、思维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在做一些生活琐事时“缓一缓”,即放慢步调,放缓心态,以保护身体健康。具体来讲,在以下八个时刻,尤其要“缓”。
起床前先坐半分钟。老年人起床时,至少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坐起来,坐起时先将双脚落地,坐在床沿半分钟,之后再慢慢站起身,可帮助稳定血压。
太阳升起再晨练。有调查显示,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因此,建议把锻炼安排在太阳出来以后。
运动后别立即喝水。运动及刚运动结束后立即饮用大量冰水、凉水,会刺激毛细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同时也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脏疾病。运动后应先稍作休息再喝水,将水含在口中一会儿,湿润咽喉和口腔后再慢慢喝下。
渴时喝水要小口。老年人心脏功能普遍不如年轻人,大量和快速地喝水,会迅速增加心脏的容量负荷,瞬间增加心肌耗氧,导致心脏负担骤然加重。因此,老人喝水一定要慢,小口喝,一次不要喝太多。
过马路不要心急。老年人行动迟缓,视力、听力有所下降,反应也不及年轻人,建议老年人过马路时不要心急,仔细观察路况,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进入室内前停一会儿。环境温度变化巨大时,可能会引起血管剧烈变化。因此,无论冬季制热还是夏季制冷,建议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5℃—8℃即可。若室内外温差过大不可避免,应先在温度“过渡区”,如门口、阴凉处等位置稍稍停留,给身体调节、缓冲的时间。
饭后至少半小时再睡觉。老年人胃肠功能比较弱,当胃内充满食物,消化机能正处于运动状态,此时睡觉会影响胃的功能,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因此,建议午饭后至少半小时、晚饭后1~2小时再入睡。
回头动作慢一些。调查显示,在70~89岁人群中,63%的人存在颈动脉斑块。血管中有的斑块就像河沟里的流沙,易被血流冲走、改变位置,危险系数较高。而猛回头、猛然转身这样的剧烈动作,易使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诱发脑梗。因此,老人转身、回头时都应慢一些,避免幅度过大。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叶金福近日,笔者乘坐一位朋友的小轿车去乡下游玩。一路上,笔者发现这位开车的朋友有一个很不好的行为,那就是一旦发现前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