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严把质量关,别让儿童读物成“毒物”

来源:齐鲁晚报 2020-11-20 05:09   https://www.yybnet.net/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评论员赵世峰

日前,广州黄埔区香雪小学的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家孩子从学校领回的刊物中竟有不少不堪入目的内容,涉及情色、出轨、暴力、自杀等,让家长们尴尬之余也非常气愤。经落实,这是有关单位的一次“乌龙”,发错了刊物,学校已经安排收回。

近年来,“儿童不宜”书刊进入校园、家庭的新闻不断,争议也不断。之前就有家长吐槽畅销动物小说《狼王梦》,满篇充斥着色情、暴力和血腥情节。比如,母狼会跟它的情人设计“美人计”诱杀狼王,并且有很多露骨的“拟人化色情”描写;畅销书《淘气包马小跳》里讨论“自杀方式”、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贿选班干部、爆粗口、金钱崇拜等情节,也被家长诟病。

针对这一现象,社会上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这类书籍带给孩子不好的示范和影响,轻者让孩子变得世俗化,重者有可能引发极端行为,前几年就爆出有小孩模仿自杀情节而丧生。这部分以学生家长为主。

另一观点则主张,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既然这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就不应该对孩子“屏蔽”,应该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教育不能培养“傻白甜”。这部分人大多是读着这类书长大的“过来人”,对这类畅销书极其喜爱,并以自己没有“变坏”来证明“开卷无害”。

作为一位儿童阅读推广人,笔者认为,暴力、血腥、色情对小学生应该规避。可以描写朦胧的感情,但不要露骨的色情;可以暴露不良甚至丑恶的社会现象,但价值取向要清晰,而不能只做客观的描写,更不能拿这些现象当作“佐料”,以“欣赏”的态度迎合孩子“猎奇”、恶作剧的娱乐心态。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不会把孩子装在象牙塔里,反而会包含丰富的社会和人生内容。如何处理好这类情节,在中外很多优秀的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在这里不再赘言。关键的一点,是创作者、出版商要消除唯市场化思维,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诚然,一个人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读几本庸俗的书,就一定会变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个人童年的阅读水平只局限在校园流行读物,那他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准是很难提高的。

比如,这类校园流行读物以所谓的“笑果”来俘获小读者,但那种耍贫、恶作剧式的搞笑,与真正的幽默不可同日而语。读这类书长大的孩子,骨子里恐怕缺少真正的幽默细胞。就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说的:“不要以为孩子笑了,就是幽默了”。

毋庸讳言,这一类校园流行读物,因迎合学生的“娱乐化”而大受欢迎,甚至创作者也以其作品“受欢迎、接地气”而“自得”。然而,正因为其流行,对孩子们的影响才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儿童读物当然不能培养“傻白甜”,但也不能教唆市侩化。

新闻推荐

云南宾川警方回应“88岁嫌疑人被通缉”:旧案追诉期未过

11月17日,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公安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宾川警方”发布一则悬赏通告,以15万元公开悬赏通缉张友光等三名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严把质量关,别让儿童读物成“毒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