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大熊猫宝宝经常赖在保育员脚边撒娇。(首席记者 王健 摄)
■首席记者龚伟芳
一提起大熊猫,大概所有人想到的是它们呆萌可爱的形象。春节期间,这些“萌物”真实的生活状态如何?保育员的工作与平日有何不同?
王宾是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保育员,打扫活动场和内舍、搬运竹子给大熊猫喂食是他的日常工作。“一大早8点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大熊猫准备早餐,每天还要冲两次奶粉,用盆端给4只亚成体大熊猫。”王宾说,有时候夜里还要给大熊猫准备新鲜的竹子和饮水。
作为保育员,喂大熊猫可不是把竹子扔进去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控制这些“萌物”的饮食节奏。说着,王宾一边扛着一捆新鲜的竹子往活动场内投放,一边唤着佳佳、园园、正仔和秦酷儿4只大熊猫的名字,见到“奶爸”放饭,4只大熊猫应声跑到竹子堆里开吃起来。
王宾告诉记者,保育员的工作不仅要管大熊猫的吃,还有不少“特殊工作”。为了能让大熊猫定期顺利完成体检项目,保育员每天都要训练大熊猫。以采血为例,每次采血时大熊猫都要在无麻醉状态下,这就要求饲养员通过训练让大熊猫习惯采血动作——乖乖坐下伸出一只爪子。但这样的训练并不简单。王宾说,“这样一整套动作要拆解训练,你先得能把它叫过来,然后让它坐下、伸出爪子。”即便是已经训练成功,保育员还是会每天让大熊猫巩固这样的动作。
事实上,从2017年进入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到现在,王宾每天都要完成这样一套工作流程,即使新年也无例外。和大熊猫接触久了,在保育员眼中大熊猫可不只是“萌物”。大熊猫作为猛兽与人类相处还是有危险的,有时候大熊猫抱着保育员大腿这样的动作,在外人看来是萌态,但对于保育员来说有可能就会受伤。“为什么我们规定大熊猫长成亚成体后就要和饲养员分开、按成年熊猫对待?因为它那时正处于活泼期,就跟孩子一样,正是能跑能折腾的时候,体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成人,保育员根本弄不动它。”王宾说,学习化学专业的他能与大熊猫结缘,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喜爱,平时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站在圈舍边看着自己照顾的4只亚成体大熊猫打闹、玩耍。
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岗位,就是大熊猫“幼儿园”的保育员。90后的李蓉就是大熊猫萌宝的一位“奶妈”。“照顾‘熊孩子’更需要耐心。”李蓉说。
目前“幼儿园”里的4只新生大熊猫宝宝都还未断奶,每天每隔6小时就要喂一次奶。需要大熊猫妈妈喂母乳时,保育员就把宝宝送到妈妈那里。饭前饭后还要第一时间给宝宝称体重,以衡量宝宝们的吃奶量;需要人工辅助喂奶的时候,保育员就给它们冲奶粉,端着奶瓶像哄孩子般喂奶,同时也要特别小心,不能让宝宝们呛着。喝完了,还得清洗消毒。除了照顾饮食,“奶妈”们定时还要将育幼室里的排便清理干净、每天给大熊猫宝宝们称体重、量体征,身体每天的变化都要详细记录。“照顾熊猫幼崽需要24小时值班,每天夜里12点还要给它们冲一次奶粉。”李蓉说,“尽管每天的工作有重复性,但是大熊猫的表情、动作、神态时时刻刻都不一样,我们每天观察也很有趣。”
虽然“幼儿园”里的大熊猫宝宝还不用学习过多本领,可作为保育员,必须掌握一项特殊技能,其中比较基础的应该算是“认熊猫”。“有的体型比较大有的比较小,有的胖点有的瘦点,有的是双眼皮有的是单眼皮,还是能区别出来的。”李蓉说着,就指着正在活动筋骨的秦韵、秦秀、秦美、秦华4只熊猫幼崽分别向记者做起了介绍。
熟悉李蓉的人都知道,只要是说到自己的工作,平时不太爱说话的李蓉就打开了话匣子,话语间不经意会露出笑容。自从工作以来,李蓉在“幼儿园”里经手照顾的大熊猫宝宝共有7只,宝宝们长到10月龄就“幼儿园毕业”了。“升班”以后的大熊猫宝宝会搬到新的圈舍内,由新的“奶爸奶妈”照顾,每次分离都会让李蓉难过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过年不能与家人一起团聚,但是只要能跟‘熊孩子’在一起对我来说就是个幸福的春节。”李蓉说。
新闻推荐
■社论虽然目前还未出现冷烟花引起的重大事故,但其中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也需要未雨绸缪。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