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六百年老街上的城市更新印记

来源:铜川日报 2021-03-12 07:19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杨绍功

春雷始鸣,天气回暖。66岁的市民胡小妹和丈夫把刚装修好的房子门打开,房间里的柜子门也敞着,以方便透气散味儿。

他们的房子在一楼,进门是个阳台,一跨步就到了卧室。床尾挨着电视背景墙,墙上画了一对寓意长寿的寿带鸟。穿过卧室是连着厨房和厕所的过道。过道东墙上凹进去一块,做成了一个小床榻。

“我家原来36平方米,现在多了个小床的面积,大概2平方米,孩子回来也能睡。”胡小妹说,这还是楼里3户邻居迁走才匀出来的。

胡小妹家住南京八宝前街72号院11幢。始建于明代的八宝前街,因当年路石纹理像元宝、喜鹊等“八宝”而得名。这幢楼是20世纪50年代建的筒子楼,三层空斗房里住了44户,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因承重结构问题被评定为D级危房。

2019年,为彻底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南京市有关部门充分征求住户意见,对这幢楼进行翻建。迁出安置3户居民,为其他每户平均增加2.6平方米面积,以补充厨卫等设施。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老旧房屋数量较多。截至2019年底,像胡小妹之前住的危房,全市仍有406幢。这些危房分布零散,难以纳入棚改,无法征收拆迁,住在里面的多是城市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

2020年,南京市把危房治理作为城市安全发展的突出任务,提出“不能让困难群众住在危房里进入小康社会”,展开大规模危房治理。

占全市危房数量三分之一的秦淮区,任务最重、难度最大。2020年11月23日晚上10点多,该区最后一幢危房的最后一户居民签约,这让56岁的区房管部门负责人张树桐兴奋不已,回家时把地铁坐过了站。

房屋产权人是危房治理的责任人,但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愿意掏这个钱。张树桐说,为了获得产权人的支持,房管部门和街道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有的单位跑了几十趟,有的住户谈了几个月,才最终把工作做通。

为解决资金难题,南京市创新政策,允许产权人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住房公积金等参与危房治理,引入银行为部分困难群众提供危改贷款等金融服务,还以奖补的形式承担部分治理成本。如D级危房,市级财政、区级财政和产权人按3:3:4承担翻建费用。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兰文平表示,当地以“一幢一策”的方式,让居民选择留(维修加固)、改(翻建)、拆(棚改),确保危房治理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截至2020年底,已实现所有危房的人房分离,化解了危房的安全风险。

“住危房几十年了,一下大雨就抖活(害怕)。要没赶上翻建,这辈子可能都住不上新房。”胡小妹感慨着,领着记者在狭小却温馨的家里到处看。

蒙着防尘布的电视机、贴着胶条的电冰箱、8头的水晶顶灯……“都是新家具,要不是新房子,才舍不得买呢!”胡小妹说,现在天天回来开门通风,就盼着早点散了味儿住进来。

如今,“八宝”路石已经难觅踪影,但72号院11幢这座原址原面积原高度翻建的房子,将长期成为南京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微印记。(新华社南京3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谈剑锋委员:为了万物互联之中你我的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人类困扰。网银账户的安全守门者,网络信息安全身份认证领域的代表人物……他身上有许多标签。3...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六百年老街上的城市更新印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