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昕平
吴洲星的《等你回家》作品定位于一位特警英雄的真实故事,是一个值得为儿童书写的当代题材。幻想类型儿童文学中有着各种满足儿童愿望的超能力英雄形象,而在现实题材尤其是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中,智勇双全的少年英雄,常常选取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书写方式,塑造令人仰视的英雄形象。吴洲星作为一位年轻的、新生代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会以怎样的方式去书写这位真实的当代英雄呢?悲壮、牺牲和崇高感,或许是作品可能的美学去向。
《等你回家》是一部小清新的、当代都市校园题材儿童小说,外加当代较为典型的父爱缺席的家庭定位。但是,随着生活化的叙事不断深入,温水蓄力,创作意图逐渐凸显。《等你回家》有意跳出了“崇高化”的英雄塑造,并借特警爸爸之口道出了作品的立意——“英雄都是普通人”。
英雄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童稚视角铺垫的前半程叙事中,一派祥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欢乐有爱的家庭气氛。爷爷奶奶口中的爸爸很真实,很“接地气儿”,他像许多孩子一样有不少小毛病,爷爷则坚决拒绝去参加淘气爸爸的家长会,因为曾经在家长会上被老师当众批评;奶奶讲爸爸从小是个胆小的孩子,糗事不断。其乐融融的家庭中,惟一的不足似乎就是爸爸太忙了,幼小的弟弟长时间见不到爸爸,误认为家里只有三口人,爸爸为此去拍了张全家福,让弟弟以这样的方式记住爸爸。等爸爸回家,是这一家人的常态,平时如此,过年过节亦如此。然而,这样的等待逐渐显出了它的不同。
这种等待的背后,不仅仅是忙碌,长时间的分离,还可能是危险,是随时可能遭逢的伤痛,甚至永诀。妈妈、爷爷、奶奶都深知这一点,因此始终在努力地维系着这个家庭的美好。面对种种难处,他们默默付出,相互体谅,从不抱怨。两个孩子则是在逐渐的成长中一点点意识到了等待背后的焦灼,意识到爸爸工作的危险。这个层面,作者写得轻盈却不失巧妙。一次等待中意外忘记挂掉的电话,让作品突破了孩子的视野,穿越到紧急救险现场的嘈杂与呼喊,共同亲历了特警爸爸以个体之躯护卫小区居民生命的抢险过程。
《等你回家》以家庭视角对特警英雄的书写,以朴素而真实的细节素材叠加着作品层次丰满的情感力量,越到后程越是动人。作品虽然通篇涌动的是小家的亲情,大义只在一瞬间的危险中闪现,但是,谁不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谁不为亲情与家庭责任所包裹?站在小家的视角,诚如弟弟的话“我只希望他当我们的猪爸爸,不希望他当英雄,因为当英雄会疼”;但从小胆小的爸爸,在群众面临危险时毫无恐惧,全是责任,这便是英雄的境界。作者想展现的,正是这样真实的“英雄”。此外,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也在故事的尾声处发出光芒,英雄的精神力量同样在生活中感召着每一个普通人。曾经狂热追星的女生杜美琪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爸爸,“比从前她给大明星写的信还要长”,爸爸成了真实的偶像。欺负过姐弟俩的男生铁头也以行动表达和解。在捍卫和平与生命的大事面前,小小的恩怨便轻如尘埃了。还有那个除了爸爸全由爷爷奶奶出席的家长会,那个“最帅爸爸”的评选活动,都代替每一个读到这个真实故事的读者,代表每一个因有英雄守护而平安幸福的民众,表达了最为真挚的敬意。
(来源:文艺报)
新闻推荐
日前,民警正在为市民讲解防电信诈骗知识。为保障群众财产安全,积极预防电信诈骗,近日,市公安局邀请群众走进警营,向他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