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超级细菌”现身中国 我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发现三例携带者,一名肺癌患者死亡

来源:兰州晚报 2010-10-27 19:20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华社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日在京召开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超级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通报发现三例耐药细菌病例。

据介绍,这三个病例分别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福建省。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共检出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

宁夏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福建省携带NDM-1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人。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宁夏的两名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由产科病房转入儿科病房治疗,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痊愈出院。福建的老人是因右肺癌并胸膜转移伴右肺阻塞性肺炎、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2010年5月12日入院治疗,6月1日出院,6月11日死亡。鲍曼不动杆菌系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这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据悉,经随访,两名患儿健康状况良好。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因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专家访谈

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据新华社电 耐药细菌会不会在人间传播?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6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上,有关专家表示,耐药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目前,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肖永红说,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自然在机体内消亡。同时,对携带者开展随访、检测,定期采集病例标本检测该菌。

肖永红表示,由于该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采取隔离防护和消毒的强化措施,遏制或减少传播的机会。同时,开展环境监测和检测,定期采集样品,评估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相关链接

日本公布全球首张“超级细菌”照片

据《潇湘晨报》报道 日本新潟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山本达男日前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功拍摄到了“超级”大肠菌的照片上图。该细菌拥有“NDM-1”基因,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山本表示,这应该是全球首次成功拍摄到NDM-1超级细菌照片。

此前,从日本独协医大医院的一名男性患者身上分离出的大肠菌被确认是日本国内首例NDM-1超级细菌。山本在得到该细菌后,历时约1周完成了拍摄。

该细菌长约2微米。据悉,同普通大肠菌相比,超级细菌的鞭毛更多,更具灵活性,感染能力也更强。超级细菌的特征是表面覆有一层可抵御白血球攻击的膜,并可以改变形状。

背景资料

卫生部发布超级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据新华网消息 记者10月9日从卫生部获悉,卫生部会同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并于日前专门召开视频培训会议,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可能出现的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及细菌本身特点,专家认为产NDM-1细菌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与敏感细菌没有差别,但采用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指南提出,产NDM-1细菌治疗原则,要求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扩大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范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根据临床特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等。指南还推荐了目前比较有效的临床抗菌药物,并对轻、中度和重度感染提出了治疗方案。

指南强调,下一步要加强对产NDM-1细菌的监测,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主攻尿路、血流、伤口、肺部

根据卫生部治疗指南,产NDM-1细菌能够产生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广谱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患者,而含NDM-1的细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抗生素也产生耐药。

目前此类细菌最早被报道的为肺炎克雷伯菌,于2008年在一位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也不敏感,仅对粘菌素敏感。这株细菌所携带的一种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因患者可能感染地点而得名NDM-1。

据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开展的较大范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占所监测细菌的1.2%至13%,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前者会引起泌尿道感染,而后者是细菌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其他携带有NDM-1的细菌还有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这些“变身”后的细菌主要引起尿路、血流、伤口、肺部和导管相关感染等。而这次国内报告的三例病例,证实鲍曼不动杆菌和屎肠球菌也获得了“变身”超级细菌的能力。

有药可治 副作用明显

指南强调,当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时,需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应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加强医务人员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几率。

广东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所副所长邓小玲说,对患者而言,一旦感染“超级细菌”,并非无药可治。研究者发现,“超级细菌”虽然对很多抗生素耐药,但对替吉环素和黏菌素敏感。然而,治疗“超级病菌”常面临双重困境:要么无药可治,要么药物比病菌还要“毒”。邓小玲说,感染多重耐药细菌的病人,要么死于细菌引发的多种严重感染,要么在病菌被抗生素杀灭的同时,死于广谱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专家呼吁,为避免出现更多种类的多重耐药“超级细菌”,必须严控人畜滥用抗生素。

名词解释

“超级细菌”

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

新闻推荐

前总统走了现总统伤怀 阿根廷政局添变数

民众参加悼念活动基什内尔(右)与克里斯蒂娜的资料照片民众在总统府外悼念前总统内斯托尔·基什内尔。阿根廷民众27日自发悼念前总统内斯托尔·基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超级细菌”现身中国 我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发现三例携带者,一名肺癌患者死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